岑寨散人 作品

第章 分歧鮮明

 “***就想利用廠子內部亂糟糟、千絲萬縷的關係哎……”蕭柏梓恨恨喝了一大口茶。

 “大明機械間諜案几乎成為明牌了,那些外國情報機構都是呆頭鵝不曉得及時收手嗎?”

 藍京詫異問道。

 蕭柏梓道:“我也問過,幹樺松答覆是各大使館、駐華機構很多人臉上就寫著‘間諜’二字,那又怎樣?再打個比方,十個炒股的九個虧、進賭場十賭九輸,道理大家都懂,不還有那麼多韭菜前赴後繼?”

 “那……那倒也是。”藍京道。

 閒聊了會兒,蕭柏梓陡地一轉:“老張調離已是大概率事件,接下來打算怎麼安排?”

 跟不算太熟的市領導討論這等敏感話題,藍京不由得心頭一緊,謹慎地說:

 “我……我還沒考慮過,當務之急是查清中巴墜河案,給社會公眾一個交待。”

 “該考慮了!”

 蕭柏梓道,“按常規老張要在接到省裡招呼前主持一次人事調整,把前面欠的債還掉,安排妥當忠心追隨人員,但僅限於此,作為勝利的一方有理由得到更多喲。”

 他甚至還浹了浹眼,根本不象堂堂副廳級領導。

 藍京試探道:“蕭市長覺得有關方面還會讓我繼續在佑寧幹下去?”

 “當然啊,”蕭柏梓不假思索道,“滿打滿算你才在佑寧一年時間,要動起碼明年下半年,所以在我而言希望你在國企改制方面做些深化和探索,也不妨考慮大明機械模式……不評價好壞,關鍵看哪個效果更好。”

 今晚特意把藍京叫到宿舍,蕭柏梓實際上就為了最後這句話。碰到這種時刻把工作放在心上的市領導,藍京欽佩的同時也覺得很有壓力,因為過於執著在官場並非好事。

 有時甚至是壞事。

 關於國企改制,在藍京眼裡只是化解矛盾、解決問題、發展經濟繞不過去的坎,如蕭柏梓所批評“急於把國企從破產邊緣拉回來繼而不擇手段”,只要企業存活下來,生產經營有所改觀,工人正常上班拿工資,藍京就覺得可以了。

 蕭柏梓卻不同,執執念念要通過國企改制達到其腦子深處的正治理念,希冀創建或形成只屬於他個人的一整套理論繼而推而廣之,所以他會仔細研究八竿子打不著邊的佑寧國企改制,跟梁焱、柴明舟撕破臉要錢,與幹樺松拍桌子,他不允許自己做的國企改制樣本有半點瑕疵。

 如釋重負離開宿舍時,藍京暗想幸好蕭柏梓沒當市長,要不然國企改制這塊工作反而難度更大。

 相比較而言,梁焱在經濟工作管理上還算寬鬆,頗有讓各縣區自行發揮的意味,很適合藍京的行事風格,但蕭柏梓肯定不這麼認為。

 沿著鵝卵石鋪的石徑(據說有助於按摩腳底)快要出市府宿舍大院時,突然接到柴明舟電話,言簡意賅道:

 “在衡澤是吧?到我辦公室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