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寨散人 作品

第章 緊急調整

 “這個難度也太大了,一分錢硬幣再輕也比水重,怎麼可能一直浮在水面還漂那麼遠?”

 藍京搖頭表示不信。

 “據說天泉山的水礦物質豐富,水質比較硬因此能托住硬幣,”伊宮瑜目光灼灼,“明天咱倆過去試試?”

 “純粹概率問題,毫無意義。”藍京搖頭道。

 伊宮瑜悻悻道:“我看你是毫無情調。”

 在最後一名幹部接受談話時,休息室裡已經自動而微妙地分為三撥人,一撥是三位區縣長;一撥六位市***辦局一把手;一撥兩位廳級領導。

 那位主動靠攏過來的原是陽澤市下面某縣非常委副縣長,名叫蔡逸凡,這次提拔為高鳳縣縣長。

 伊宮瑜隨口說:“提拔就好,我和藍區長都是平調。”

 蔡逸凡苦笑著擺擺手,表示不在這兒細說。作為七澤經濟最發達、人均收入最高、綜合排名全國領先的地級市,不誇張說常務副縣長份量比衡澤常務副市長都高,舉個最簡單例子,當衡芳區府大院只有三輛公車時,陽澤基層鎮長們都開著私家車上班了,所以正常情況下陽澤市幹部都不願意異地交流,甚至省直那些領導崗位也不屑一顧,私下說法是,當領導不就為了賺錢多,我在陽澤賺得比省城多,何必光圖個虛名?

 造成的局面是,省裡絕大多數領導都來自經濟落後或相對差的地方,而陽澤、泉澤等富得冒油的地級市關起門來悶聲發大財,某些程度,隱隱存在“不懂經濟的指揮埋頭搞經濟的”現象。

 從這個角度講陽澤副縣長直接提拔高鳳縣長,蔡逸凡非但沒有半點喜色,反倒滿臉苦澀的笑容也在情理之中了。

 角落裡頭挨頭竊竊私語的兩位副廳領導,都是新提拔的副市長,一位叫王野,一位叫曾阿華,最後一位接受談話的則是新市長喬大超——正府班子幾乎換掉一半,可見捲入非法集資案的程度有多深。

 大致瞭解情況後伊宮瑜問了個問題:“撤換的都是正府條線領導,黨.委條線難道半點責任都沒有嗎?”

 蔡逸凡不假思索道:“按流程第一波處理直接責任人,體現黨正分開原則;第二波則拖很長時間,不為外界察覺地處理黨.委條線,體現集體決策、集體追責原則。”

 “蔡縣長解讀得高明,實在吃透組織原則了。”藍京豎起大拇指讚道。

 蔡逸凡笑道:“藍縣長別光顧著灌迷魂湯,你在衡芳、佑寧主導的一系列國企改制才真正吃透改制精髓,若非突然調整,我們那邊幾個縣區商量著到你那邊參觀學習呢。”

 藍京指著他笑道:“罵人不帶這麼拐彎的,你一個鄉鎮財正收入比衡芳加佑寧都多,上門看我們笑話?”

 “主要是遊覽舍島旅遊景點,聽說那裡海鮮特別棒。”

 蔡逸凡笑嗬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