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寨散人 作品

第章 上門鑑定

 徐仁聰小心翼翼道:“想請大師先看下王維的《鹿柴》……”

 “那個不用看,假的!”陳石不容置疑道,“內地幾個版本《鹿柴》都是假的,世上根本不存在這幅字畫,完全是後人臆造!”

 徐仁聰哪甘心啊,畢竟花三萬塊錢請來的,不看白不看,非拉著陳石來到《鹿柴》面前,擠出笑容道:

 “假在哪裡,請大師指點一二,也讓我長點見識以免日後上當。”

 陳石戴上手套輕撫字畫,道:“唐代都是絹本畫,絹不如宣,時間久了容易幹滯易脆,古絹全靠糨糊維持,所以鑑定要訣之一是糨糊變質朽化的顏色;其次古絹因為經常打開品鑑,絹面有種特殊的鏡面光,專家往往依據其辨識真偽,但玉石反覆磨擦也可達到這種效果,只是做不出來絹色輕浮、韌性和筋骨,全憑手感經驗;其三,內行特別在意古絹織法,宋絹橫、豎均為單絲,橫線比豎線稍寬,顏色與深色藏經紙差不多;元絹為細單絲,紋理較稀;明絹豎為單絲,橫為雙絲,絲線粗細均勻,紋理密實;清絹橫、豎都為雙絲,然而唐絹與它們都不同,基本是以生絹作畫,後來才用半熟熱湯入粉並把絹絲捶扁,宋代及以後全是熟娟加漿……先生可對照看看。”

 徐仁聰一一對應仔細鑑定半晌,臉色慢慢暗淡下來,失落地說:“應是贗品無疑,難怪大師都懶得細看,這邊呢,請大師鑑定明清兩代的古字畫。”

 “嗯……”

 陳石換了付眼鏡,又取出放大鏡認認真真一路看過去,等把整個密室四壁掛的字畫都看完,時間已不知不覺過去兩個多小時。徐仁聰平時以坐為主,象這樣久站的情況相當少故而兩腿直打戰,有精疲力竭之感;陳石卻腰桿挺得筆直,依然神采奕奕並保持專注狀態。

 “大師覺得怎樣?”徐仁聰忐忑地問道。

 陳石定定沉思良久,道:“收藏、鑑別古玩,前提要懂得如何造假,掌握造假種種手段由此逆推方得其精髓。”

 徐仁聰汗顏道:“我……我主要請朋友代買,不過都出自京都拍賣行並有名家出具鑑定證書。”

 “古玩鑑定證書只代表個人意見,不具備法律效力,再說拍賣行……”

 陳石搖搖頭,“古書畫造假一般有臨摹、拼湊、挖補、臆造等手段,但要完整複製一幅古畫達到亂真程度,通常採用一種特殊工藝叫做木版水印,是古代特有的複製工藝,集繪畫、雕刻和印刷為一體,根據水墨滲透原理顯示筆觸墨韻逼真地復原字畫內容。”

 “木版水印……”徐仁聰聽得似懂非懂。

 “具體有分色分版、勾描、刻版、印刷等工序,每道工序都非常專業,譬如勾描,即用透明薄膠版覆在畫上,照著輪廓進行勾描,再拿薄燕皮紙覆在透明薄膠版描,不單輪廓和筆鋒,最重要的是神韻!”

 陳石繪聲繪色道,“再譬如印刷,古絹或古宣都事先做成對應年代的色澤、古舊程度、黴斑、水洇,印成後還要用特殊工具將字畫邊緣擦成因年久自然破裂的鯽魚形口,裡面最好露出點點雪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