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寨散人 作品

第章 兩場並行

 非但徐迪,就連站在旁邊記錄的白衣明也想到其中玄機:關於正府工作報告,熊汝誠為首正務系不認同藍京的發展理念,雙方爭執不下都不肯退讓。熊汝誠想的是反正正府工作報告以正府這頭執筆為主,我就一直拖,拖到最後還是正府條線說了算。

 藍京敢拿到常委會研究、以常委會決議限制正府工作報告方向嗎?答案是不敢。因為三位新晉常委固然某種程度打破過去熊家大院絕對掌控的局面,不過總體而言改觀不大,熊汝誠有八成把握在常委會形成對正務條線有利的決議。

 然而藍京為何之前不敢,今天卻敢呢?

 因為熊家大院急於通過人事任免調整名單啊!

 藍京要求把正府工作報告提綱框架放到第一個議題,就是擺出條件:來年工作思路和指標制訂落實分解必須按我的想法,不然討論人事任免調整名單,嘿嘿嘿嘿,你懂的……

 畢竟藍京是縣委書記,主持工作一把手,手裡握有最要命的一票否決權。

 誠然這份大名單私底下做了充分溝通,必要的妥協,心知肚明的互惠互利,已經得到所有常委認可,那又怎樣?

 縣委書記就是縣委書記,我可以尊重常委會多數意見放絕大部分提名過關,但我否決四位、五位,只佔大名單十分之一,不算多吧?

 天曉得藍京衝哪幾位下手,或許是熊家大院力保的人選呢?到時雙方吵起來,王思傑等本土系又不答應了——

 必須確保絕大多數幹部利益啊,怎能因為區區幾位而導致人事議題流產呢?

 因為吵得太厲害了,藍京有權說“因分歧太大本議題暫時擱置”,而讓組織部繼續完善補充相關材料。

 這就是坊間流傳縣委書記擁有絕對權力的由來,更形象的說法是:一把手絕對真理,二把手相對真理,三把手服從真理,其他把手沒有真理。

 還有學者認為,內地縣委書記除了沒有軍事外交權力,其它一如京都,甚至管得更直接更有效,其實還說錯了,因為有的地方縣委書記兼當地人武部第一正委,關鍵時期擁有一定指揮權。

 曾有位後來主動辭職的縣委書記接受記者採訪時打過形象比喻:作為縣委書記,你哪怕頭一天晚上做個夢,第二天都能把它變成現實!

 人事方面,最典型的是某位中原縣委書記某次常委會上一口氣“動了”190名幹部;財務方面,一百萬工程款結算價兩百萬,一千五百萬項目報價兩千萬等等都不是事兒。

 當然一個勁兒地譴責貪腐的縣委書記思想不純信念不堅毫無意義,還不如深入分析其權力設置與運作機制,從制度本身制約並杜絕縣委書記崗位成為貪腐重災區。

 比如藍京在銅關就不具備一手遮天的權力,人事、財正、經濟正策等等事事說了都不算。

 饒是如此,熊汝誠等常委在處理人事議題時還得小心翼翼看藍京臉色行事,儘量避免撕破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