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寨散人 作品

第963章 兩大陣營


燕志毅偕李峰迴到海子裡的辦公樓——通常他都在鍾宣部辦公,每逢重大會議、活動或突發事件就移至這裡,主要便於協商溝通,小範圍研究討論。

小會議室裡坐了一圈人,氣氛比較凝重,無須多說能坐兒都是外事領域舉足輕重的領導級人物,此前都看過美方提交的那份沉甸甸制裁名單。

除李峰外,包括燕志毅在內都是國家外事工作領導小組成員,作為黨設鍾直機構,其地位高於外.交部,外界看來名聲顯赫的外.交部長穆華在這個小會議室排名反而靠後。

沒辦法,有燕志毅這座大山矗立在前,縱使同為局委兼外事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的伍宇嘉,也不得不屈居次席。

為什麼呢?

這當中有個外界知之甚少的微妙差異:國家外事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和國家安全領導小組辦公室是合署辦公,兩塊牌子,一套班子,但作為辦公室主任的伍宇嘉卻不是安全領導小組成員,因此無形中就比燕志毅矮了半截;加之作為辦公室副主任的老厲卻是五人成員之一,誰領導誰啊?因此伍宇嘉只負責外事,安全那塊由老厲實際掌管。

畢竟燕志毅在外事領域深耕多年,跟世界各國尤其歐美正要關係融洽,外交領域更是如魚得水與很多資深外交官建立了深厚的私人友誼。國與國之間有時類似江湖,國際秩序、通行規則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講人情世故甚至拉幫結派,檯面上搞不掂的重大事項,沒準私底下打個電話或站在走廊間交談幾句握握手就ok,在這方面,伍宇嘉和穆華都沒能取代燕志毅的影響力。

這也是燕志毅衝常的優勢之一,他若挑起最麻煩、最頭疼的外事工作擔子,便可減輕一把手相當大的壓力。

更重要在於,燕志毅的存在能夠很好地平衡伍宇嘉與穆華之間的矛盾,過去伍宇嘉任外.交部長而穆華任常務副部長時,兩人除了公開活動和會議期間偶爾互動,私下哪怕在電梯那種狹小的空間遇到都不打招呼,機關食堂吃飯各佔一桌弄得手底下幹部很難辦。

論性格為人伍宇嘉、穆華在鍾直機關風評都還不錯,業務能力方面也難分伯仲,伍宇嘉屬於外交世家,祖上就有人在民國正府任外.交官,爺爺、父親都是駐外大使,幼承庭訓家學淵源,到伍宇嘉這代可謂集大成者;穆華則是典型的學院派出身,畢業於京都外交學院,後到美國哈佛大學攻讀國際正治與外交專業,緊接著在聯合國工作了五年,又派駐到德國、法國、意大利等大使館擔任要職,積累非常豐富的外交經驗。

這樣兩位同樣素質很高、水平相當的外.交戰線領導,為何關係如此惡劣?因為本質上他倆代表外交系統長期勢同水火的兩大陣營,陣營決定方向,哪一方佔據上風即很大程度左右國與國交往和外交策略,不可避免影響中國在國際重大事務中的話語權及地位。

你說嚴重不嚴重?

如何給兩大陣營定性是很複雜的事,幾十年風風雨雨恩恩怨怨根本不可能一兩句話說得清楚,但就伍宇嘉和穆華而言,三個字便能概括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