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寨散人 作品

第972章 上門理論

“還是以調查結論為依據吧,這會兒猜測分析都沒有意義。”雲家旭道。

“那肯定栽贓誣陷,基層弄這些手段本事高得很!”長女道,“昨晚念松霖就有預感,特意打電話給我強調任何情況下都不會自殺,現在想想很對,人死了怎麼伸張冤屈呢?”

雲家旭頜首道:“這個態度既是對黨和組織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請大姐放心,我會持續**此案,直到結論出來。”

作為正務院大理、二號人物能表態“持續**”已經很不容易,不宜得寸進尺,長女無奈又再三拜託後才告辭。

事有湊巧上午就有一項會議是聶華輝和雲家旭共同出席,而云家旭卻因為長女到訪遲到了半個小時,會議不得不先行開始,這種情況在他們這種層級之間極為罕見,也是嚴重失禮的行為——通常只能二把手等一把手,卻絕少一把手等二把手的場面。

雲家旭悄悄走進會場落座時衝聶華輝點了下頭,既表示歉意,又暗含事出有因待會兒再說的意思。

聶華輝會意微微頜首。

遲到就遲到,事先雲家旭秘書已跟會務解釋過原因,作為二把手完全沒必要特意向一把手說明什麼,不過,他倆也只有利用會議活動前後短暫時間個別交談,如果回到海子裡,相反不可能見面。

更為準確地說是不便見面,有啥事可以打電話或走公務流程唄,他倆還能約一塊兒打麻將嗎?這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定的規矩,另一種說法是約定俗成,即局委員層級及以上一般不準私下接觸,不管在工作場合還是私人交往,再後來一度擴大到省部級主要領導,但地方有地方的難處,省長偶爾主動找省·委書記商量工作也應該,沒必要上綱上線,但京都範圍始終嚴格執行這個規矩,大概源於七十年代末期那次事件吧,當時就有老領導說下不為例,顯然就意識到先例開過後的嚴重性。

會議甫一結束,聶華輝和雲家旭都沒立即離開,而站在座位間低聲交談。

“鍾紀委副書記念松霖被內部審查,為這事兒上午大姐去找了我。”雲家旭道。

聶華輝眉頭微皺:“厚道君子啊,問題大不大?”

他不說“有沒有問題”,而關心“問題大不大”,顯然在他的視野里人無完人,只要查了難免都會有問題。

雲家旭嘆息道:“聽說涉及晉西那個八百億案子,但大姐堅持認為有人陷害,聽口氣本質上涉及到小樸的舊案。”

“又來了!”

聶華輝眉頭皺得更深,沉吟片刻道,“我也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