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實 作品

第六十二章

轉眼已到清明時節。本地風俗清明上墳在春分後到清明前,哪一天都行,也不燒紙上香,更不哭墳,只把一些五色紙花插在墳上。

紙花樣式不拘,一般剪成拉花夾在谷秸上,也有剪成花粘在柳樹頭上,總之以鮮豔熱鬧為原則,女人們各逞巧技,爭奇鬥豔。

老太爺親自下鄉上墳,林珩夫婦隨侍,琰哥兒和珊姐兒也跟著。流連從車窗往外看。天氣很好,陽光暖暖的,小風兒徐徐地吹著,麥苗已返青不過還不能成浪,沿路花明柳媚,低矮的牆頭兒擋不住盛放的桃花李花梨花,熙熙攘攘的蜂兒忙碌著,在屋裡貓了一個冬天的老人換上輕薄的夾衣,坐在路邊欣賞來來去去的車馬行人,孩子們更是滿坡遍野撒歡兒。

半路上,車停在一個茶攤旁,大家都下來舒散一下。老太爺要了開水,泡上自己帶的茶,沒要店家賣的麵茶,卻要了幾碗店裡打算自己吃的小米粥。只要肯出錢,店家自然沒意見,還殷勤地端過來一盤子拿羊角蔥拌的鹹蘿蔔絲,放了香油的。

流連要了兩碟店家預備的滷煮炸豆腐角兒和茶雞蛋,拿出預備好的路食。她預備了蔥油餅和豆沙餡兒粳米發糕,還有卷著冷葷的春餅兒,見旁邊賣餡兒餅的攤子還算乾淨,又要了幾個韭菜餡兒餅。

店家的粥真不錯,又香又軟,還放了切碎的菠菜,流連還是第一次見這種吃法,米香和菜蔬的天然清氣渾然一體,不由點頭誇好,店家很高興地攀談,“你們城裡人希罕這個,俺們鄉下人倒不覺得有啥,你老這是上墳去?改天回來還過來,我給你老預備薺薺菜粥,比菠菜粥更好喝!”

林珩吃得快,扔下碗四下溜達去了。流連把蛋黃攪在粥裡,哄珊姐兒吃了半個餡兒餅,打發她吃飽了才吃。林珩拿了幾枝野桃花回來,珊姐兒高興地拍手,林珩配上柳枝編了個花環放在她頭上,又跟珊姐兒竊竊私語一陣,把另一個圈兒扣到流連頭上。流連不理他們的捉弄,戴著圈兒兀自吃飯。

回到車上,流連扯著林珩就要捶,林珩忙討饒,獻寶一般送給她一小段略粗的柳枝。流連不懂他是什麼意思,把樹枝上下翻看了一會兒,沒看出什麼特別。林珩輕輕罵了句笨蛋,將柳枝擰了幾下,抽出白芯兒,只留一個完整的樹皮筒兒。流連恍悟,柳笛,這是柳笛!放嘴裡吹了吹,卻不出聲。林珩扯過柳笛,將兩頭兒往扁了捏一下,刮掉一層外皮。流連再吹,很神奇地,竟毫不費力就吹響了,而且兩頭兒吹出的聲音都不一樣。林珩看著流連又驚又喜的樣子,心裡吃了蜜一般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