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無奈的選擇

 民族歧視與民族壓迫是蒙古貴族特權統治的基石。 

 最早在忽必烈中後期,元廷就把全國劃分為一等蒙古、二等色目、三等漢人和四等南人。 

 這便是蒙元四等人制。 

 蒙古人毆打漢人,漢人是不能還手的,打死漢人只需要賠點錢,這就是燒埋銀製度。 

 打你都是輕的,揍你你還不能還手,你要是敢還手,那事兒就大了。 

 打死你也就賠點碎銀子,多大點事? 

 至於說誰家的小娘子長的漂亮,先搶了去再說。 

 鐵木真之前的蒙古人“穿的是狗皮和鼠皮”,貴族的唯一標誌就是,他的馬鐙是鐵製的。 

 別忘了鐵木真是怎麼發家的?一個字:“搶”。 

 直到鐵木真高舉大旗,讓蒙古人從貧窮轉為富裕,從地獄轉入天堂。 

 不得不說,鐵木真的手段是高明的,鐵木真採用分封投下制,一步一步的籠絡人心。 

 因為跟著他有錢,有財富,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這也是一群又一群人追隨鐵木真腳步的原因。 

 嗯嗯,鐵木真搶別人的,別人也搶鐵木真的。 

 鐵木真剛起勢的時候,被人暗算倉皇逃竄,髮妻孛兒帖被活捉,後來孛兒帖在回家的路上生了長子朮赤。 

 嗯嗯,老鐵們,愛是一道光,綠到你發慌。 

 而對於犯人的審判也是分開的,漢人歸刑部。蒙古人、色目人歸大宗正府治之。 

 無他,人家的特權是寫進法律的。 

 元廷統治者,極端仇視漢人和南人,尤其仇視在宋朝當官的後人,對中原地區的人大肆屠殺,一縣反屠一縣,一府反而屠一府。 

 元廷攻佔鄧州後,因人口被殺戮、逃亡殆盡,二十年都不設制,直接處在了無人區的狀態。 

 史載屠城事件比比皆是,哪怕是在鎮壓流民的時候,都還大量屠城。致使中原大地,出現了“百里無炊煙,千里無雞鳴”的慘狀。史稱:“白骨盈野,野狗遍地。” 

 端平入洛期間,宋軍經過壽州、亳州、單州,沿途“茂草長林,白骨相望,虻蠅撲面,杳無人蹤。” 

 在這樣的背景下,逃入山區而避禍的普通人,十不存一。 

 …… 

 第二天,天矇矇亮。 

 睡了一夜的趙昺似乎恢復了很多。趙昺想起了昨夜的長夢。在宮女的服侍下洗漱完畢,剛剛吃過早飯。 

 “陸丞相、張將軍回來了!”這個時候突然有人大喊一聲。 

 緊接著緊閉的房門被推開,眾人在一箇中年男子帶領下走了進來。 

 “臣陸秀夫參見陛下。” 

 “臣張世傑參見陛下。” 

 “你就是陸秀夫陸丞相?”一早上內心剛剛平復的趙昺一屁股癱坐在椅子上,用手指了指陸秀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