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分批撤離

 祥興元年七月初三, 

 碙州行朝,金鑾殿,早朝。 

 “蘇卿,瓊州現在情況如何?” 

 “回陛下,自從五月底第一批百姓、士卒共計五萬餘人抵達瓊州後,一個多月時間,共建造民居三萬餘間。因開墾荒地破費時日,目前開墾出來的荒地不算太多,只有不足萬畝。”蘇劉義聽到趙昺問話,出班奏道。 

 “朕也知道自古以來開墾荒地頗為費力,眾卿家可有何良策?” 

 趙昺就比較佩服人家亭泗水亭長,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的時候也會問一句:“如之奈何?”而不是在一旁夏季兒指揮。 

 說到土地歷來都是屬於國家的,普通老百姓是不敢輕易去開墾荒地的。很簡單的道理,自己費盡千辛萬苦開墾出來的荒地能不能屬於自己還未可知,甚至有可能招致牢獄之災。 

 所謂的荒地,肯定是遠離聚集地之外的,離的近的自然都是有主的,要麼官員家的,要麼地主老財家的。 

 誰都不傻,誰都不會去以步行的方式,耗費半日時間都不能到達的地方去種地。 

 早晨出發,中午抵達,剛乾了一會活天都快黑了,晚上住哪兒? 

 古代豺狼虎豹那可是遍地的,甚至佔山為王的盜匪也是數不勝數。 

 可不像後世這般。 

 (比如前文介紹的潮州韓江,唐朝時期,哪怕到了宋初,滿江都是鱷魚呢。) 

 還有一個原因,也不是什麼地方都適合開墾的。你總不能去一片窪地開墾吧?一場暴雨,你家的莊稼都找不到了。 

 平原地區種地,你得有水源吧?沒水?靠天吃飯? 

 估計十有八九顆粒無收。 

 要不然人家秦國耗費巨大人力、物力,和財力去修建什麼水渠。都江堰、鄭和渠,那是相當有名的。 

 退一萬步,即便農民辛辛苦苦開墾出來的荒地,可以歸自己所有,但是這塊地能否適合種植也未可知。 

 名下有了地,難道不需要繳納賦稅麼?倘若這些開墾出來的土地不適合種地,豈不是賠本的買賣? 

 “投資”有風險啊! 

 搞不好竹籃打水一場空,讓本來就拮据的生活陷入絕境。 

 所以,縱觀封建王朝每逢王朝末世,無數的百姓寧願落草為寇或者加入起義大軍,都沒人去搞什麼開荒種地。 

 就算有缺心眼子的去種地,待到收穫季節你能保住糧食麼? 

 咋滴,你也是穿越者,還是充了會員,有系統的,自帶無限彈藥的加特林…… 

 別說古代亂世了,就算是在今年,某地還發生了地裡面搶玉米的事情呢…… 

 撿花生還出了事故,關鍵這叫“撿”麼? 

 老鐵們,這特麼的是明搶啊…… 

 這還是發生在後世,在下不才,竟然無言以對…… 

 “陛下,臣以為歷朝歷代,百姓不願開墾荒地和朝廷賦稅息息相關。開墾荒地頗為辛苦、費時費力。百姓擔憂的不過是辛辛苦苦開墾出來的土地,在繳納了朝廷賦稅之後能否有餘糧的問題。”陸秀夫出班奏道。 

 “陸相公所言針砭時弊,切中要害,朕深以為然!眾卿家可有解決之策?戶部可有對策?”趙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