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皇后章靜

 女孩章靜。

 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

 頭頂九龍四鳳冠,身著深青色褘衣的章靜,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精心製作的婚服擋不住女孩的優雅與傲然。

 周禮記載,王后之六服:褘衣、揄狄、闕狄、鞠衣、襢衣、褖衣。

 宋朝皇后的服飾分四種,褘衣、鞠衣、禮衣及朱服。

 分別適用於不同場合。

 褘衣,屬於皇后最高禮儀的服飾,常用於大婚之日、冊封等重大時刻。

 鞠衣,則用於國喪期間。

 禮衣,就是禮服的意思,會見賓客或者參加宴會時使用,有詩描述宋朝的禮服,“千官雲擁御樓時,朝服紛紛換禮衣”。

 朱服,從名字就可以看出來,屬於大紅色的衣服,新婚之夜專屬。

 皇后大婚為何是深青色的褘衣,而不是大紅色?

 無他,這種事情還是要放在當時所處的時代來說。自唐朝開始,民間便開始了男子穿紅衣,女子著綠衣的婚服樣式。

 綠葉襯紅花!

 宋承唐制,宋朝自然而然地繼承了唐朝“男紅女綠”或者說“紅男綠女””的傳統。這一點和後世的觀念不一樣,後世女為花,男為葉。

 宋朝,鳳冠並不是皇后的專屬。其實在民間,普通女子大婚之日亦可以佩戴鳳冠。所謂的“鳳冠霞帔”就是專指女子大婚。

 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來宋朝皇帝的仁慈,但天家畢竟是天家。

 所以“九龍四鳳冠” 只有皇后才能使用,而不是普通民間女子可以隨意佩戴的。

 可以模仿,但不能相同。就算比較寬鬆的宋朝,僭越之罪也還是很嚴重的。

 皇后章靜,其出身並不是什麼名門望族,只不過是翔龍府一普通小商人之家。

 家世清白,最重要的是其父親在錦衣衛的暗中扶持下,生意一直做得一帆風順。

 而逐漸起家的章家並沒有因為得勢而變得咄咄逼人,相反依舊保持一顆常心。這一點讓時刻得到奏報的楊太后也是甚為滿意。

 從小門小戶中挑選皇后人選是趙昺所堅持的,或許是從明朝小說中學來的吧。

 而且,在楊太后的運作下,其實考察的可不是僅僅章家一戶人家,暗中考察的數量達到了十餘家之多。行使暗中觀察職責的也不僅僅侷限於錦衣衛系統,這樣做就是為了防止有人收好處,以至於欺上瞞下,矇蔽視聽。

 從兩年前開始,經歷了無數次的考驗之後,選來選去,最後楊太后一錘定音,選中了章家之女,章靜。

 當然了,在這期間,趙昺時常偷偷摸摸地領著武壘等人出宮,行守株待兔之事,只為了一睹芳容。

 我頂你個肺啊!美,真美!美得一塌糊塗,美得無法簡直形容。

 也不能苦等,坐在客棧靠窗位置的趙昺使了個小手段,終於讓章靜露面。

 當趙昺第一眼看到章靜的時候哈喇子都快流出來了。

 再往後,在經過幾次楊太后親自主持的小朝議之後,皇后人選算是最終定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