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莽山 作品

第383章 大汗皇帝陛下有旨,開炮

 自古以來,任何一種成熟的戰陣,絕不是由單一兵種構成。 

 “著名”的馬其頓方陣,幸虧沒來到華夏,不然這麼笨拙、遲緩的戰陣,華夏隨便抽出一個將領分分鐘教他做人。 

 8x8或者16x16的正方形方陣,再舉著十幾米的長矛就能天下無敵了?簡直可笑至極。 

 馬其頓方陣前三排士兵平舉長矛,後面的長矛指向天空,等前面的死光了再說。 

 難道敵人站在原地擺個造型等著被你的長矛戳死啊? 

 如此笨拙的方陣到了戰場上除了送人頭,毛用沒有。 

 當然了,馬其頓方陣也有“騎兵”。 

 書友們可以參考一下那個時代的“夥伴騎兵”,所謂“夥伴騎兵”指的是在沒有馬鐙的時代,上馬趕路,下馬打仗。 

 遊牧民族除外,人家天生的會騎馬。 

 冷兵器時代什麼武器最先進?最可怕?自然是弓弩這種遠程打擊武器了。 

 三成弓,七成弩。 

 戰陣這玩意兒華夏太熟悉了,自夏商周以來便愈發完善起來。真正好用的戰陣,其原理基本上是一致的,必須兼顧遠、近兩個個方面。 

 戚繼光牛逼吧?狼筅兵牛逼吧?鋒利的倭刀都劈不開狼筅。 

 乾脆戚繼光的部隊清一色全用狼筅算了,橫掃宇宙呢。 

 肉搏?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存在。肉搏,屬於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才用的。 

 在忽必烈沒有火炮之前,遠程攻擊依靠西域炮、弓弩,近戰則依靠刀槍劍戟這種冷兵器。 

 宋軍也一樣,只不過宋軍的床弩太厲害,屬於超遠距離攻擊武器。 

 圖勒河畔,這一大片地勢頗為平坦的天然牧場,足以令雙方擺開陣勢。 

 海都的聯軍持續前進,不斷壓縮著雙方的距離,離元軍的大陣也越來越近。 

 聯軍士卒的步伐從慢走逐漸變成小跑,再從小跑變成狂奔。 

 “快快快,推起來,推起來!” 

 “兒郎們,都給我衝過去!” 

 “活捉忽必烈封王嘍!衝啊!” 

 走在最前排的聯軍士卒在將校們的吆喝聲中,推著沉重的盾車,不要命地朝著元軍大陣發起瘋狂地衝鋒。 

 此時,雙方的距離已經不足五百米了,這也到了元軍火炮的射程之內。 

 “傳朕旨意,開炮!” 

 忽必烈看到海都的兵馬已經近在咫尺之間,下達炮擊的命令。 

 一時間,鐵炮在怒吼。 

 “轟轟轟轟轟!” 

 數百發炮彈遮天蔽日一般劃過天空,飛躍元軍的頭頂,重重地砸向聯軍。 

 炮彈砸向人群,死傷一大片。 

 砸中盾車,披著棉被、牛皮厚達數層的盾車擋板被洞穿。盾車之後,負責推車的小卒們直接化成團團血霧。 

 被鐵彈擊中的不是少了半拉身子就是缺胳膊少腿的。 

 巨大的聯軍戰陣中哀嚎不已,一片慘狀。 

 元軍僅僅一輪炮擊便造成聯軍上千人的傷亡。 

 血水流淌,逐漸匯聚在一起,在雪白的冰面上異常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