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社桑落 作品

第九章:留學與龍威艦

  作為一艘岸防艦,她的速度完全足夠了。

  事實上,甲午海戰的主力艦隊的交戰雙方的航速並沒有像大家想的那樣快,北洋水師主力艦隊航速8-9節,日本主力艦隊航速10-11節,龍威參加主力艦隊交戰完全沒有問題。

  至於遊擊艦隊,那自然有別的船去應對,不需要龍威艦參與。

  而在火力和防護方面,龍威艦更是充分詮釋了什麼叫做凝聚力中國海軍軍工人的心血。

  一座單裝克虜伯1880式260毫米主炮,位於軍艦前部的露炮臺內,並安裝有法式風格的卵形炮罩,有效射程12200米,採用架退炮後座方式,射速3--4分鐘1發,共備彈70發,露炮臺由203.2mm的裝甲保護,穹蓋炮罩厚度為50.8mm。

  兩門150毫米克虜伯1880式副炮位於艦體中部兩側的耳臺之上,最大射程11000米,射速2分鐘1發,炮手有25.4mm的後部敞開炮罩防護,左右射界非常大,能對軍艦正前方、側面和後方進行足夠的火力支援。

  另外還有各種機關炮8門,18英寸魚雷發射管4門。

  至於最初設計的撞角則被左念微勒令取消了。這點速度,等到甲午時期,撞角根本發揮不出作用。

  總體來說,左念微是認可這艘戰艦的建造的,但在此之前,左念微還得再寫封信給左宗棠,讓左宗棠在朝中幫忙造勢,防止李鴻章等人趁機攻訐。

  歷史上龍威艦的遭遇非常可憐,剛誕生就被李鴻章用造價昂貴不停的攻擊,若非丁汝昌及時發聲支持,龍威艦和船政的遭遇都要更加悲慘。

  而被調往北洋水師之後,龍威艦改名平遠,但卻沒有得到一個“遠”字級軍艦該有的待遇,不僅常年得不到維修(包括北洋經費充足的時候也沒有得到合適的維修),而且地位居然比“鎮”字級的地位還要低,備受欺凌,若非甲午海戰證明了自己,這艘代表著中國近代造船工業巔峰的作品就要悄無聲息的消失在歷史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