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社桑落 作品

第76章:日本時局圖(上)

1個可以與德國1起夾擊沙俄的盟友,這在德國政府內引起了軒然大波。

外交部和內閣對於東南巡閱府所表現出來的親英立場表示擔憂。

財政部則看重中國廣袤的市場,德國在援助東南巡閱府時也獲取了極大的利益,中德非軍事貿易在短短兩年內翻了十1倍,遠超德國在華特殊權利帶來的利益。

而依靠東南港口的德國海軍和與東南6軍“交情匪淺”的德國6軍選擇支持東南。

而最後的結果是顯而易見的,德國向東南巡閱府交還了絕大部分的在華特殊權利,包括海關等內容,並在鐵路、鋼鐵、機械等多方面給予了東南巡閱府便利,並多次暗示,表示願意支持東南巡閱府入主北京。

因此,德國相信,在遠東各方中,東南巡閱府也是值得爭取的1方。

德國的外交活動也取得了1定的成績,在德國出兵之後,沙俄外交部門第1時間對德國的行動表示支持。

東南巡閱府則保持中立,觀察英美等國的態度變化,總之,東南是不介意德國進入遠東的。

英美兩國1開始的態度自然也是非常的強硬的,美國早已將德國企圖佔據的中國地區(本州島西南部,葦原中國/中津國)視作自己的勢力範圍,存在直接的利益衝突。

而英國則是完全敵視德國,由於威廉2世的神之操作,不僅使得法俄等國厭惡德國,也引來了英國的敵視。去年1月,威廉2世給南非德蘭士瓦總統克魯格發電報,祝賀布爾人擊退了英國殖民地武裝的入侵,成功在英國國內激起了廣泛的憤怒,而德國的《世界政策》也引起了英國的擔憂和仇視。

但兩國的強硬態度並沒有讓德國退讓,反而使得威廉2世堅定決心,繼續向遠東增兵。

這1次,德國的動靜非常大,直接派出了勃蘭登堡號戰列艦和薩克森號鐵甲艦前往遠東,並護送以腓特烈大帝號郵輪為首的運輸艦隊前往遠東,這隻艦隊中總共包括兩艘戰列艦(鐵甲艦)、3艘防護巡洋艦、13艘各式運輸船、538名海軍6戰隊員和3200名6軍士兵。

要知道,德國現如今的在役前無畏艦滿打滿算也就是4艘勃蘭登堡級,最多再加上4艘薩克森級鐵甲艦。

德國的其他主力艦中,腓特烈3世級戰列艦的首艦在幾天前剛剛下水,服役至少還要等到1年之後,首艘裝甲巡洋艦俾斯麥號去年4月剛開工。

因此,德國這1次可以說是1下子抽出了4分之1的主力艦隊前往遠東,其動作立即引起了各國的警惕,東南外務總司也立即發聲,勸德國保持克制,儘可能和平的解決問題,同時向英國提議,舉行1場有關日本的會談,以保證地區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