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社桑落 作品

第93章:三路並進

但暫1師還面臨著軍官不足的問題,因此,原清軍起義的中高級軍官近1半都被保留了下來,同時,共和軍還把廣州6海軍學堂中的4百多名6軍學生拉了壯丁,凡是學習1年的全部參軍,從基層士官做起。

隨後,第2師,第1、4混成旅和廣東暫1師編成了南方軍。

由於軍隊組成的問題,南方軍從1開始就分成了兩個縱隊。

第2師和第1混成旅為第1縱隊,在4月6日開始向桂林進發。

第4混成旅和廣東暫1師為第2縱隊,在4月23日完成整編之後,開始對廣東境內的殘餘清軍和土匪等武裝力量進行清剿,1面鍛鍊暫1師,1面磨合雙方。

西南情況複雜,當地土司權力極大,就如貴州,百年前還是“新疆”,而近百年隨著清朝國力日衰,同化速度1再放慢,甚至時有倒退。

另1方面,當地清軍力量頑固,相比於南方軍這個客軍,清軍在此地已經呆了很久了,勢力盤根錯節,而且雲貴總督錫良也不是1個草包,在政務和教育方面頗有才幹,雖軍務1般,但當地百姓卻對其十分信服。

因此,南方軍在西南用兵非常小心,因為1旦有1場失敗,就有可能導致1片土司臨陣倒戈。

相比之下,北方就要直接的多,作為傳統的漢地,共和軍擁有的兵力更強,更容易獲得當地百姓的支持,也更容易在當地建立起統治。

北伐軍在作戰之初,即兵分兩路,1路走海路登6天津,1路沿6路進逼直隸。

3月25日,第5師,第3、5混成旅和塘沽駐防團在唐山豐潤與武衛軍右、左兩鎮以及神機營、虎豹營等京城戍衛軍發生戰鬥,清軍指揮官蔭昌屬於滿清絕對少有的將才了,在其指揮之下,佔據地禮的清軍嚴密防守,雙方僵持不下。

4月12日,北伐軍主力在邯鄲北部與武衛軍前、後鎮、北洋軍兩鎮以及直隸練軍發生交火。

北伐軍投入兩個甲種師,3個乙種師和1個騎兵師,共計6萬7千人。

清軍投入7萬餘人,其中新軍4萬7千人,練軍2萬6千人,相比新軍而言,直隸練軍的戰力和士氣就要差得很多了。

在清廷近年來興滿抑漢的政策指導下,就連北洋軍都只能依靠老本和北洋派地方督撫支持才勉強能支撐下去,自然就更別說這些舊淮軍系組成的練軍了,其中精銳都被北洋軍抽走,剩下的都是些無權無本的雜牌兵,除了要經常幹髒活和苦活以外,平常還要遭上官的冷遇和白眼,其中不少人手中還是雷明頓中針步槍。

這種2十多年前的美國步槍容易走火,江南製造總局、天津機械局、成都機器局等兵工廠都生產過,但1直沒人要,兩3萬支步槍積壓在天津、武漢和成都,後來改進之後加了個火蓋才有人用,但這時候已經落後了,也就地方的練軍和巡防營會用。

但這些東西在戰場上的表現,那也就......呵呵了。

【作者題外話】:上週1共收到10張金票,加更5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