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庭 作品

第19章 良?誰知道?誰信?




“什麼?!”劉備震驚且不解地看著李基。



李基幽幽地道了一句。“玄德兄,依你之見,是破了五千黃巾賊的功勞大,還是全滅了六萬黃巾軍的功勳大。”



殺良冒功?!



這一詞瞬間在劉備與關羽的腦海之中蹦了出來。



霎時間,不僅僅是劉備瞪大著眼睛,就連關羽也是勃然大怒地喝了一句。



“殺良冒功,那劉焉膽敢如此?!”



只是,李基嘆息了一聲,手指朝著面前的黃巾眾一指,說道。



“良?誰知道?誰信?”



“子坤,你且看看,這些大多可都是老弱婦孺,她們必然是被脅迫加入黃巾的。”劉備此刻也有些急了,說道。



而李基則是搖了搖頭,說道。



“且不論裡面必然還潛藏著黃巾賊,玄德兄就敢確保所有人都是被脅迫的嗎?山賊土匪之窩,亦然有老弱婦孺,她們亦享受著山賊土匪所劫掠之物,那她們對於那些死於山賊土匪之手的旅人而言就是無辜的嗎?在官府眼中,那些山賊土匪所養的老弱婦孺就是無辜的嗎?”



劉備臉色鐵青,卻又不知從何反駁。



以著劉備的角度,他願意相信絕大部分的黃巾眾都是被迫的,但對於那些死於黃巾之手的人而言,黃巾眾就一定是無辜的嗎?



甚至往深處一想,在朝廷眼中不管是脅迫與否,這些都是造反的亂民,皆可殺之威懾世人。



如此一來,劉焉即使真的將這些投降的黃巾眾殺個一乾二淨,朝廷也不會有任何的責罰,反而只會誇獎劉焉維護了朝廷的威嚴,哪裡算得上是殺良冒功?



而李基也是由始自終都注意著劉備的表情變化,緩緩地說道。



“因此,玄德兄若是將這五萬餘黃巾眾交予郡守劉焉,非但這些黃巾眾必死無疑,甚至只會將偌大的功勞拱手相讓。”



“如今,玄德兄已有官身,若再有全滅六萬黃巾軍的功勳在身,於大漢危難之際,這無疑是一極大振奮人心之事,或會被朝廷直接破格提拔為一州刺史也說不定。”



然而,大漢不過十三州之大,一州刺史之誘惑卻沒能讓不久前還僅僅是個賣草鞋為生的劉備,產生哪怕頃刻的猶豫,一擺手,毅然道。



“若備之功成名就乃是建於萬千父老鄉親的屍骨之上,備寧死不願受此功勳。”



頓了頓,劉備轉身看向著李基,那雙堅毅溫和的眼眸似是看穿了李基的內心,說道。



“備亦知之,子坤心中也定有著百姓的一席之地,否則斷然不會如此出言提醒於我。故以,還請子坤教我。備,感激不盡!涿郡上下百姓也定會銘記子坤大恩大德!”



這一刻,李基臉上終於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李基確實是吃不下赤裸裸人血饅頭的性格,但這個時代有太多可以吃下人血饅頭的諸侯了,甚至在不少諸侯的眼中人肉乾也未嘗不是軍糧。



因此,李基這番提醒也未嘗不是想知曉劉備更深一層次的性格。



李基說得也沒錯,即使屠盡這些黃巾眾在這個時代的主流觀念看來,也遠遠算不得是殺良冒功。



所以,李基這是將一個可以自我安慰的完美藉口推到了劉備面前,再指出了未來可期的刺史之位作為誘惑,以判斷劉備心中之念。



-----------------



ps:在這裡提一句,如果單純以演義的內容去看劉備攜民渡江,似乎處處都凸顯了劉備的愚蠢與虛偽。



但若是假如在這之前,曹操已經進行了五次事實上的屠城,分別是:徐州、雍丘、彭城、鄴城、柳城。



尤其是曹操兩次在與荊州相鄰的徐州、彭城屠城,即使古代信息傳遞再不發達,就發生在周邊的事實以及從徐州逃難而至的百姓宣揚,如何不讓荊州上下百姓恐懼。



在這種情況下,大量百姓願意跟著劉備逃離也就變得正常了。



至於說劉備是以百姓為屏障擋住曹操的說法,那更是離譜了,在古代那種沒有衛星定位的時代,劉備真想開溜,帶著十幾個人往深山野林一鑽,神仙都找不到。



反而是率領百姓逃跑,老弱婦孺各種拖累之下,才會讓劉備一方被曹操追上,甚至讓劉備的家眷都陷入危險之中。



當然,這也不是特意貶低曹老闆,只是曹老闆是個實實在在的梟雄之餘,對於底層百姓的性命也確實不甚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