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庭 作品

第29章 子坤,你怎麼看?




李基含糊其辭地說著,關羽也就明白地不再追問下去。



事實上,李基所說的策略,就算是將那一份竹簡擺在劉關張面前,他們也不會明白此中訣竅,甚至就連執行者的簡雍也不會明白此中深意。



竹簡之中所書,除了讓簡雍定期教桃園眾識字之外,則是令簡雍讓那些桃園眾進行必要性的耕作織布等等,看似也只是通過這種方式降低養育桃園眾的耗費。



然而,李基卻是有意通過這種方式暗中試驗一種制度——“軍戶制度”。



軍戶制度,這是明太祖朱元璋在內憂外患、百廢待興的狀態下維持大量軍隊的高明策略所在,號稱“養兵百萬而不費民間一慄”。



儘管以著後世的眼光來看,軍戶制度有著這樣那樣的缺陷,甚至最終進一步加劇了明末土地兼併,腐敗了軍隊戰力,推動了大明王朝的滅亡。



然而,拋開時代談制度本就是耍流氓!



盛世中,軍戶制度是弊大於利;亂世中,軍戶制度在李基看來絕對是平定天下的一大殺器。



當然,軍戶制度本身也算是一種“屯田之策”,並且是源自於戰國時期的趙國,在西漢、東漢都時常出現,曹操更是在漢末時期最先大範圍施行“屯田之策”。



只不過,軍戶制度與正常的屯田之策之間,亦是存在著種種細微的區別。



這種動輒影響深遠的政策之事,李基亦不敢貿然下結論,因此才會暗中通過桃園眾試行,以收集種種反饋,以備後續驗證研討之需。



‘有備無患嘛……’



‘玄德兄的底子薄,吾也只能早早地進行各種準備了。’



李基默默地想著,也開始了人生之中第一次隨軍遠征的生涯。



顯然,這並不是什麼友好且舒適的體驗。



儘管相比之下,李基只需要騎乘於戰馬之上,無須像大量士卒那樣憑藉雙腿行走,但依然覺得頗為辛苦難耐。



並且行軍的過程之中,往往是異常枯燥的。



不僅僅是對統軍將領而言,對於士卒們而言更甚之。



幸好此刻依然屬於春季,並非是雨季,亦非寒冬,且幽燕多平原,故以軍心維繫得也還不錯。



也只有這般親身經歷了一遍,李基才真正體會為何不是真正的強軍,雨季、冬季幾乎就是找死。



恐怕一般的軍隊,大傢伙捱了凍,淋了雨,且不說軍心會不會就此潰散,恐怕當場病倒的都不在少數,還如何保持基本的戰鬥力。



因此,騎著戰馬,偶爾還能翻閱書籍解乏的李基都尚且覺得辛苦,那些以雙腳一步步行軍的士卒可想而知是何等艱難。



不過,在劉關張三人不斷的督促之下,又經歷了七日左右的行軍南下至涿郡邊緣後,這些士卒的面貌倒是為之一變,真正有了幾分堅毅兵戈之氣。



隨著抵達冀州邊緣區域,不時三五成群出現四處劫掠的黃巾亂賊,讓經歷了半月行軍,上下皆感到枯燥之極的眾將士精神均為之一振。



當即,張飛麾下的一千騎兵,當即分成十隊鋪開剿滅那些黃巾亂賊之餘,劉關張與李基則是湊到了一起攤開地圖研究了起來。



這一份地圖是自劉焉手中所得來,並非是可用於軍事的地形圖,所標註的僅僅是冀州各個區域大體的方向罷了。



接下來,則是重中之重的行軍路線問題。



對於如今的劉備而言,冀州戰場方面反饋的信息少之又少,只知盧植率領漢軍與張角在廣宗縣城周邊鏖戰,且黃巾的大本營位於鉅鹿。



至於黃巾賊的具體兵力分配,劉備一方則是知之甚少。



因此,如若行軍路線稍有不慎,劉備麾下這六千人正面碰上了黃巾賊的主力,那可就是個大問題。



最終,劉備與關羽、張飛琢磨了良久後,看向李基問道。



“子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