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庭 作品

第34章 火攻奇襲?




隨著劉備聽到城內的廝殺聲徹底停歇,且很快就有關羽、張飛的頭顱被拋出城外。



劉備心如死灰,只能黯然宣佈撤退。】



【只是,對於你而言,所欲達到的戰略目的已然達到!



鉅鹿城內所積攢的龐大糧草兵器,隨著一場大火盡數付之一炬。



即使是再牢固的信仰,也難敵飢餓的折磨,被無數黃巾所佔據的鉅鹿不足三日就自行崩潰,無數的黃巾自城中向外四散而逃。



鉅鹿的崩潰,也有如連鎖反應般迅速影響著整個冀州乃至於天下戰局。



張角得知後路鉅鹿城被斷,可供龐大黃巾軍一年所需的錢糧頃刻間化作灰燼,當場口吐鮮血而亡,廣宗等城池被盧植頃刻攻下。



劉備亦是趁此良機攻入鉅鹿之中,親手斬殺張梁為關羽、張飛報仇。



而據在城內躲藏著順利逃過一劫的夏侯博所說,張飛力竭而死之前,依舊怒目圓睜,高呼:為兄殺賊,痛快痛快!



關羽則長嘆一聲“恨不能再與兄長同行,踐行理想”,且關羽頭顱被斬下,身軀依舊屹立不倒,有如神人。



這讓聽聞此事的劉備,再度哭暈了過去】



【隨著冀州戰事已定,黃巾之亂亦隨之迅速被平息!



劉備因有奇襲鉅鹿,燒燬黃巾糧草之功,被朝廷破格提拔為一方郡守,名動大漢。



然而,關羽與張飛之死,令劉備始終無法釋懷,時時叨唸桃園之誓!



劉備雖不恨你,但卻是無法原諒自己,最終不到五年便鬱鬱而終,病死於你的面前。】



【計謀評價:黃巾與涿郡漢軍的巨大實力差距,令你不得不兵行險著。



以理性而言,你儘管沒有攻下鉅鹿,但已然達成了既定的戰略目標,大大推動了黃巾的覆滅。



可感性而言,你愧對了關羽、張飛的信任,你憑藉著此前在大興山所積累的信任,關羽、張飛沒有絲毫懷疑你是否有起火後接應他們的後手,而是拼盡全力地完成了自己的引火任務。



更為致命的是,關羽張飛的身亡給劉備帶來了難以彌補的沉痛打擊,讓劉備在愧疚思念之中早早病亡。



儘管死前尚無子嗣的劉備將麾下所有勢力盡數託付給你,你也亦試圖肩負起桃園理想繼續前行。



然而,相對比劉備而言,你既缺乏著復興大漢的正統性,亦沒有劉備那令人折服且可輕易凝聚人心的仁德魅力。



最終,面對著諸侯們越發猛烈的進攻,你不得不率領著心腹部眾逃亡海外,定居夷洲,餘生皆致力於開發夷洲,死前留遺志於後人:待中原大一統之日,攜夷洲歸於九州。



你死後,被夷洲上下公認為“夷洲王”;



待你的後人順利攜夷洲歸入九州國土後,更是被後世多次追封,位列“孔廟”。】



這一次推演而出的內容,比過去任何一次都要來得更多。



且李基也不清楚是否因為自己的學識在這期間有了顯著的增長,似乎對於未來的判斷也多了不少。



夷洲王?



李基依照劉備病死的結果進行假設,自己不得不繼承劉備的勢力又勢單力薄難敵其他諸侯的情況下,確實會選擇逃亡海外。



畢竟,無論是從感性或理性分析,李基都不可能願意臣服於其他諸侯,忠臣不事二主,且其餘諸侯亦不會是李基的明主。



而隨著李基再一次感覺腦袋被灌了大量水銀般沉重,不得不睜開眼眸深吸一口氣舒緩一下精神之時。



張飛見狀,趁機問道。“子坤先生,可有妙計乎?”



關羽亦是問道。



“依關某所見,燕雲十八騎探查到鉅鹿城內防備並不嚴密,或可用火攻,子坤先生認為如何?”



李基揉了揉太陽穴,頗有些疲憊地說道。



“適才,我所推演的正是以火計奇襲鉅鹿,然,能夠混入城內的士卒數量有限,所能攜帶的引火之物亦是有限。”



“因此,最大的問題在乎即使引燃大火,亦不能讓鉅鹿城中火勢連成一片,僅僅只是三五個區域起火,引發的混亂相當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