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吳郡郡守

 第61章 吳郡郡守

 劉備聞言,心中大喜。

 這本就是劉備此次拜訪盧植的主要原因,如今盧植主動提出,如何能讓劉備不為之欣喜。

 “子坤建言,當以吳郡為最優,次之丹陽、九江,如此可連接徐州之地,一方面可協助中原地區安置流民,一方面亦可以此方式緩解人口不足,增加勞動力開墾良田、治理水利。”劉備答道。

 而盧植略微思索了一下,答道。

 “老夫若是沒有記錯的話,戶籍所記錄,九江人口四十萬有餘,丹陽人口六十萬有餘,吳郡人口則是七十萬有餘。”

 “若是考慮開墾良田,治理水利需耗費大量勞力,確實需考慮人口因素,其次吳郡接連徐州廣陵,確為引入流民最為便捷之路。”

 頓了頓,盧植語重心長地說道。

 “也罷,那老夫便向朝廷為玄德舉薦一番,還望玄德勿忘仁德之心,治理一方定當以當地百姓安居樂業為己任。”

 劉備連忙躬身行禮,答道。“弟子,謹記盧師之言。”

 ……

 與此同時,李基正在處理著劉備一部的文職工作。

 人員安排,物資損耗,糧草調度等等……

 此前,李基還沒有正式拜劉備為主,不好接觸這些事情,但如今李基自然也沒了推脫的理由,也就自然而然地接了過來。

 因此,李基發現薄落津一戰當真是險勝。

 此戰之前,劉備一部尚有五千五百左右的士卒,其中有一千騎兵,四千五百左右的步卒。

 而在薄落津一戰之中,當場死亡的士卒足足有2200,斷肢重傷者五百左右,如今劉備麾下的戰力,騎兵不足八百,步卒亦只剩兩千出頭,可堪是損失慘烈。

 其中那些斷肢重傷者,無疑已然不適合再留于軍中。

 以著大漢普遍的做法,對於傷殘士卒皆會賞以一定的肉食錢糧進行遣散,讓其自行歸還故里。

 而李基處理文書之時,則是發現了一份劉備起草好的文書,準備建議盧植憐憫那五百士卒乃傷殘人員,難以自行歸還故里,允許那五百士卒就地於鉅鹿城周邊安置,分配田地。

 可以說相對於其餘人,劉備的做法可堪仁厚,且考慮跟隨劉備的絕大部分士卒在涿郡也無有牽掛,自此在鉅鹿城周邊耕作,亦不失為良策。

 只是,李基想了想,正準備將這一份文書給壓了下來之時,劉備滿臉喜色歸來,剛剛踏進門口就迫不及待地說道。

 “子坤,盧師已答應為吾向朝廷舉薦為吳郡郡守矣。”

 李基聞言,心中亦是一喜。

 吳郡,這無疑是最為符合李基設想的區域。

 而以著如今劉備的軍功以及盧植平定冀州黃巾的威望,只要盧植向朝廷上表,那麼此事幾乎就算得上是十拿九穩了。

 並且,隨著劉備提出“以一郡而治天下”的策論,只要盧植不倒,那麼劉備就可以擔任吳郡郡守,無須擔心中途而被撤職。

 只要等到當今天子駕崩,搖搖欲墜的大漢將會迎來最後的時刻。

 屆時,相比其餘諸侯提前五年有餘締造根基的劉備,恐怕已經足夠李基將吳郡打造成銅牆鐵壁以及大糧倉。

 與原軌跡相比,孫策足足在195年方才佔據吳郡,如今劉備幾乎是要早上整整十年有餘,所擁有的優勢之大簡直難以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