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庭 作品

第69章 證“有罪”易,證“無罪”難

 “何以佐證?”趙雲看著似乎早已是心亂如麻的李基,再問。

 賈詡舉起寫著“武威賈文和”血書的布帛,說道。

 “昨夜吾再度以血書之,子坤見字,判斷與襁褓所書同為一人,足以佐證。”

 說到這裡之時,賈詡雙目微垂,眼眶溼潤,似是欲有淚水滑落。

 實際上,這是痛的!

 李基暗自用力一扭賈詡大腿之肉,提醒其可以閉嘴了。

 而也就在這時,劉備抹了抹淚,慨然道。

 “或冥冥之中乃有天意,備難以想象子坤到底是如何自萬里之外的洮水漂流而下,歷經一十六年,然後輾轉至涿縣之中與備相遇,將子坤送到了備的身邊……”

 “並且,或許亦是天意不忍見文和先生與子坤分別,方才安排了你們於一十六年後於鉅鹿城再會。”

 “依備所見,趁此再會之機,不若文和先生將子坤收為義子,子坤亦拜文和先生為義父,再續這一段間斷了一十六年的緣分,如何?”

 霎時間,李基與賈詡的表情都僵硬了下來。

 如何?

 那自然是大大滴不好。

 李基與賈詡可都深知雙方完全就是逢場作戲,並且有了這一層關係,也讓賈詡加入劉備麾下之後,可以儘快地融入到劉備這個小集團之中。

 然而,賈詡可完全不想喜當爹,李基更不想給自己的頭上多個義父。

 不過,作為“不粘鍋”本鍋的賈詡下意識地將問題拋給李基,問道。

 “子坤,伱覺得呢?”

 李基:……

 “素聞:父母在,不遠遊。然,基之親族葬身於隴西卻一無所知,如今心亂如麻複雜至極,恨不得匆匆返回隴西尋找同宗同族侍奉長輩,一敘血脈親情……”

 聽著李基哽咽地說著,這下子劉備瞪大著眼睛,這下險些真要哭出聲了。

 劉備哪裡捨得讓李基就這樣跑去涼州隴西郡,頓時就忘記了剛剛提及讓李基拜賈詡為義父的建議,連連安慰起李基。

 最終,好不容易平靜了許多的李基,拿起賈詡所血書的布帛就獨自離開了房間獨自去靜靜了。

 唯有賈詡清楚,李基拿的哪裡是什麼血書布帛,分明就是“生死簿”,並且是在刻意地將空間留給賈詡與劉備兩人。

 如若賈詡沒有拜劉備為主,那麼拿著血書守在門外的李基,恐怕當場就會宣稱布帛之上的字跡與襁褓血書有所差異。

 那麼,李基一言就足以推翻賈詡適才所編造的所有故事,足以將賈詡徹底定義為大奸大惡且與李基有滅門之仇的狡詐惡徒。

 反正一十六年前,還是個嬰兒的李基能記得什麼事?

 反而如今李基手中的血書布帛乃是實打實的證據,足以當成一個充分的證據取下賈詡的項上人頭。

 這一刻,賈詡深切理解了什麼叫:證“有罪”易,證“無罪”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