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不當人子

 劉備點了點頭,已然是大體明白了李基對於流民嚴苛的用意所在。

 並且劉備設身處地考慮一番,對於流民而言本就是失去了一切才不得不為了活命離鄉背井。

 很多時候,流民為了謀得一時溫飽,賣兒賣女,甚至是易子而食都不是不可能的,更何況是背上官府的借貸?

 活著,才是流民們追求的第一需求。

 只是,劉備的神色依然多有不忍地說道。

 “只是流民餘後半生耕耘所得,都將不得不用以償還借貸,又與行屍走肉何異?備又談何是為了百姓的安居樂業而努力?”

 李基笑著說道。

 “主公,所謂借貸,一則是為了平衡本土百姓與外來流民之間的衝突;二則亦是為了安置流民之時恩威並施,使之不敢認為所得一切皆是理所當然,以至於懈怠懶惰;三則嘛……”

 “須知真正的債主乃是主公一人罷了,主公若有仁心,他日找些合理由頭便可免去一部分。”

 “如此一來,安置的流民心中更有盼頭,且對於主公想必也會更加感恩戴德。”

 劉備聞言,神色可謂之大喜過望,方才發現李基這看似嚴苛的安置流民之法的用意之深。

 如此安排下來,非但可以將本土百姓與外來流民的衝突消弭,亦會使安置的流民不敢懈怠懶散,更重要的是劉備掌握著流民們的借貸,也能隨時通過那些借貸施以恩德。

 隱隱之間,劉備甚至看到了在這麼一種體系之中,存在著一條由上而下,劉備可以掌控著所有百姓的線。

 劉備激動地開口說道。

 “子坤當真是治國之才,備今生之大幸,唯有得子坤輔之。”

 “主公過譽了,此間亦有主公之賢明,否則計策再妙,也不過是空中樓閣罷了。”李基開口答道。

 畢竟,倘若李基的主公從劉備換做袁術,這一計策再妙,袁術看著都只會覺得煩悶,大體只會說上一句:

 李子坤,看好咯,魚肉百姓什麼的,哪裡需要這麼麻煩,看我加稅加稅再加稅就完事了!

 如若是換做缺糧的曹操,說不準在曹操眼中就沒有流民,那不是一個個行走的軍糧嗎?

 速速入吾糧倉,資吾大事!

 說到底,此刻安置流民的一切費都是吳郡官府兜底,也是吳郡七成世家的底蘊在兜底,所欠的借貸完全就是劉備管理流民的一把刀。

 警醒著那諸多初入吳郡的流民,他們所擁有的一切,劉備完全可以憑藉著借貸合理合法地全部收回。

 “主公,唯一的問題則是此法不宜由主公提出……”李基提醒了一句,道。

 即使此法有著種種好處,但是明面上卻是對流民相當嚴苛的,若是劉備主動提出的話,必然會有損劉備的仁德之名。

 “亦不可由子坤提出。”劉備補充地道了一句,刻意也想要維護李基的名聲。

 “只是,如此一來主公麾下有足夠身份提出這一政策之人……”

 李基陷入了思索之中,然後與劉備對視了一眼。

 武將無須考慮,必然是需要由文臣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