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庭 作品

133.第133章 真的掏空了

 李基便暗中讓夏侯蘭分配竹簡文書之時,將那些小問題都慢慢地分到顧雍那邊。

 而顧雍也是一做一個不吭聲,且越是不吭聲,李基分配過去的也就越多。

 如今李基看來,顧雍還是政務越多就越不吭聲的類型,這是完美閉環了。

 只是李基的好言相勸不被顧雍領情,李基也不勉強顧雍強制休沐,轉而準備稍後讓府衙庖廚在為顧雍準備膳食之時,多給他加點枸杞一起燉。

 年僅十六的顧雍,提前少有三四十年的彎路,遙遙領先同齡人喝上枸杞提前養生,這也是為了讓顧雍能夠為主公大業更為持久地發光發熱,添磚加瓦。

 ‘不了,要不稍後讓明正去找醫師來給顧雍調配一兩劑養生藥,每日都煲給元嘆當白開水灌就是了。’

 李基暗自地想著,卻也是無可奈何。

 人才太少,鋪開的攤子又太大,只能是一人身兼多職。

 這不僅僅是府衙之內的現狀,便是如今整個吳郡的各個縣城基層官吏也盡皆是如此。

 此前不僅僅是吳郡府衙近乎爛透,完全就是個空殼子,而由上到下,包括各個縣城的官吏在無人監管數年的情況下,可想而知是什麼樣子。

 只是不少縣城官吏與本土鄉人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故以才初步掌控吳郡的劉備為了穩定吳郡,既不能隨隨便便就將那些官吏拿下,也缺乏人才去替代那些官吏。

 因此,張飛這個督郵也確實很忙,每日都奔波在一個個縣城之間去示威,不時又殺雞儆猴一番,以保證劉備的政令可以在吳郡上下徹底通行。

 可縱使如此,各個縣城即便已經不敢違背劉備的政令,但縣城內的官吏人手以及能力卻也是嚴重不足。

 就連各個縣城重新進行的田畝測量都沒能得出結果,更別說後續水利開發與規劃也與吳郡各個縣城息息相關,需要著它們的配合。

 故以,劉備這段時間同樣已經在想方設法對到訪吳郡的士子進行招募,不斷地補充真正具備能力的官吏。

 只是,積累人才是需要時間的。

 並且吳地相對中原地區更為缺乏大量作為基石的中低層人才,這也是個不爭事實。

 因此,李基倒是有心給顧雍分一分擔子,但如今確實是人手不足,只能讓顧雍再堅持堅持了。

 一念至此,李基也不再浪費顧雍處理政務的時間,詢問道。

 “元嘆,關於書院的建設進度如何了?”

 顧雍聞言,那已有幾分枯槁的臉龐略微動了動,然後起身從旁邊堆成一座金字塔的竹簡中抽出了其中一卷標記好的竹簡遞給李基。

 李基拿過竹簡看了起來之餘,顧雍則是如數家珍般開口道。

 “選址定於吳縣往西南二十里處,臨近太湖的書院,已經完成了基本的主體建設,不過由於抽調了大量人手去挖掘河道,再者後續涉及大量雕畫玉石、草樹木等等需要匠人細緻完善的修繕……”

 “預估徹底完工,還需兩個半月。”

 李基一邊聽著,一邊點了點頭,目光在竹簡之中一掃,其中更是記錄了修建書院所耗費的錢糧、物資、人力以及階段的大體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