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庭 作品

138.第138章 “軍”與“政”

 這幾乎是完美解決了吳郡的中基層官吏不足的問題,甚至吳郡所擁有的人才儲備甚至遠超中原州郡。

 管中窺豹……

 傳聞之中李子坤不僅推演有術,亦有著治國之才,看來確實不假。

 ‘或許,我主對李子坤的看重尚且遠遠不夠!’

 ‘此人進可為平亂戰亂之謀士,退亦可治理天下之能臣,定可為我主一大助力。若是能拉攏李子坤,且讓其投於我主麾下……’

 原本單純是欲至吳郡向李基討教,一血此前在鉅鹿城內被李基擊敗而吐血之恨的許攸,心中隨之萌生了更多的想法。

 站於高臺之上的李基自然沒有察覺到隱沒於人群之中的許攸、郭圖的想法,而是頗為欣喜地看著眼下熱烈的氛圍。

 這個時代可沒有什麼工程師可言,識字率更是低得可怕。

 因此縱使李基繪製好了挖掘修建的河道圖紙,甚至具體標明深度、寬度等等,若沒有足夠的士子從旁依據著圖紙指點也是根本做不到按圖索驥。

 所以……

 ‘都是勞動力啊。’

 李基看著那些士子的眼神,就宛如是看著一頭頭靜待開發的小白羊。

 進了吳郡,還想跑?

 李基心中已經在開始琢磨一系列後續依據著“仁德書院”留住人才的手段。

 旨在做到:人是完完整整進來的,想走的話,唯有帶著屍首回到故土入土為安。

 甚至,只要“仁德書院”的熱度在整個大漢足夠高,吸引來大量的世家豪族乃至於商賈,那麼依託著“仁德書院”弄起一片“學區房”也不是不行的。

 人才活著就該發光發熱,死了也該留有房貸給子孫繼續奮鬥才對。

 而在蔡邕更為詳細地訴說了關於“政”的道路具體的種種細則,明面上主打一個公平,且還需要感激以仁德為本的劉備為諸多士子提供了一個造福百姓的平臺之後,接著說道。

 “以上便是進入書院內門學習的‘政’之道路,另外還有一條名為‘軍’的道路,則是由吳郡郡丞李基親自向諸位介紹。”

 隨即,在蔡邕的相邀之下,李基邁步從劉備的身旁走了出來。

 一身簡約的白色士子服,頜下亦已有著幾縷細須,五官俊朗非凡,氣質儒雅溫和,一陣微風吹拂而過,輕輕捲動著士子服與細須,更是將李基襯托得儀態非凡。

 “後學晚進隴西李子坤,見過諸位。”

 李基道了一句,然後施施然地朝著面前的眾人行禮。

 當即,許多聽聞李三千之名而來,但卻是初見李基的士子們只覺得眼睛一亮。

 那是與名聲相符的儀態,亦是令人心折的氣度……

 一時間,不少士子紛紛也自覺地朝著李基回禮。

 而李基臉上微微一笑,道。

 “適才蔡公所言的乃是‘政’之考核,除此之外慾進內門還有一種方式,那便是通過‘軍’之考核,也就是通過由基經受神人指點所得的沙盤推演。”

 “諸位,請看……”

 隨即,李基朝著立於書院門樓側面且被一塊巨大黑布所蓋住的事物一指。

 下一刻,那黑布被早早立於下方的夏侯蘭抬手一扯,直接給拉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