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太殘暴了

 因此,劉焉的底線很清晰,那就是糧食可以多給,但是倘若李基的請求是請劉焉賞一個益州郡守給劉備,那是萬萬不可能的。

 益州,沒有可以供劉備住下的土地。

 甚至可以說劉備真的進了蜀,劉焉感覺自己恐怕就是夜不能寐了。

 而劉焉又與劉璋細細地商議了一應細節,提醒劉璋前往吳郡拜謁的關鍵之處,劉焉方才將作為使者的趙雲再召了過來,言明自己的決定。

 待趙雲聽到益州牧劉焉準備派兒子隨著趙雲一併前往吳郡拜謁李基,且準備了三十萬擔糧食作為禮物之時。

 縱是沉穩如趙雲,整個人都已經有些發矇,甚至懷疑是不是自己聽錯了。

 如今吳郡缺糧到了什麼地方,趙雲可是再清楚不過了。

 李基與糜竺幾乎每隔幾天都需要就錢糧之事激烈討論一番,且前方的流民營也是想盡一切辦法減少錢糧消耗。

 子坤先生到底在竹簡之中書寫了什麼,居然讓益州牧攜禮三十萬擔回訪吳郡。

 此刻,趙雲驀然感覺所謂的一字千金與子坤先生相比,尚且遠遠不如。

 以一竹簡換來三十萬擔糧食,難以想象……

 直至趙雲與益州的護衛一併護送著劉璋有些急促地出發之時,趙雲依然感覺如在夢中。

 至於龐大的三十萬擔糧食,自然不是自如今作為益州治所的雒縣,更不是自陸路一點點地運往吳郡。

 否則以益州四周的道路艱難,恐怕耗費個一年半載都運不到吳郡。

 因此,劉焉主要是調動益州南部巴郡一帶的糧食,直接自巴蜀入長江,沿著長江一路順流南下直奔吳郡。

 而趙雲隨著劉璋前往巴郡,目睹著糧食源源不斷地裝船,心中不可謂不激動。

 明白只要這些糧食送往吳郡,那麼非但吳郡缺糧之危可解,那諸多流民的命也能保住。

 只是三十萬擔糧草的龐大數量,縱使是以著蜀中之地的豐饒,也需要自各大糧倉之中緩緩調集,並且裝船同樣也需要耗費大量時間。

 且趙雲清楚這些糧食的意義重大,越早讓李基知曉這個消息,那麼就越能讓吳郡有所準備。

 當即,除了趙雲繼續留在巴郡護衛劉璋以及糧食之外,其餘跟著趙雲前來益州的親衛盡數被趙雲分散到不同船隻遣往吳郡,以確保能夠及早且儘快將這個消息告知李基。

 ……

 而趙雲的判斷沒錯,李基等的便是這一消息!

 隨著陸續有趙雲的親衛自益州歸來,且向李基彙報這個消息。

 相互印證確保消息真實後,縱是李基臉上亦不禁流露出了喜悅與如釋重負的神色。

 吳郡缺糧之危,已解!

 有了蜀中送來的糧食,這些自中原源源不斷湧來的流民非但不會成為吳郡的阻礙,反而可以通過“以工代賑”的方式大大加快吳郡的開發速度。

 且趙雲行事一如既往的謹慎沉穩,提前派遣回來的親衛及時告知了這個消息,可算是解了李基眼下的大難題。

 如今,聚集在吳郡北部流民營之中的數量已經超過了二十萬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