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庭 作品

第167章 一撮清澈又愚蠢的嫩蔥

 在這個時代所推崇的思想主流,便是董仲舒先聖經典之中擴充而成的五常“仁義禮智信”。

 或許這個時代的貪官汙吏數不勝數,但亦有著無數為了“仁”死而無悔之輩。

 而一路而來目睹了這些流民的慘狀,無疑是深深觸動了這些士子們的內心。

 當即,便是有著士子高聲道。

 “各位父老鄉親勿憂,吾這便替你們討個公道。”

 “那些稀粥,當真是苦了你們了……”

 “今日倘若李子坤不解決此事,我便是去求見劉府君也在所不惜!”

 “為仁而死,亦死得其所也!”

 只是,還不等這些士子們說完,忽然在圍過來的流民之中,有著一老者在手中充當柺杖的木棍狠狠朝著罵得最兇的士子砸去。

 “砰!”

 清脆的響聲……

 ‘好頭!’

 李基忍不住暗讚了一聲。

 而這一突兀的變動,也使得怒罵的士子們驟然一滯,不解地看著那怒氣橫生的老者。

 那被砸了個正中的士子懵了一下,轉而則是衝著那老者反問道。

 “老人家,汝可是砸錯方向了,砸吾幹甚?”

 只是與這些說話都頗為文縐縐的士子不同,大字都不識一個的百姓說起話來可就直接得多了。

 那老者更是一副血氣上湧的模樣,指著那士子大罵道。

 “贛哩孃的,誰讓你這後生罵府君大人?!”

 霎時間,就像是一根導火索似的。

 那眾多圍著近百士子的流民,無神的雙目在這一刻都煥發了幾分光芒,但卻均是帶著幾分憤怒的光芒。

 無論是青壯漢子,還是老弱婦孺均是紛紛衝著士子們怒罵了起來。

 “就是,府君大人都跟我們這些人喝同樣的粥,你這後生嫌棄也就算了,為什麼還不給我們喝?”

 “沒有這些粥,我們都不知道餓死多久了咧……”

 “俺一路從家鄉往南逃難,也就只有劉府君給我們一口熱粥吃吃。”

 “我,我在逃到徐州的時候,也吃了一碗府君大人沿途設的派粥點,吃了一小碗稀粥才有力氣逃到這裡的。”

 “府君大人對我來說就是有活命之恩,怎麼能准許你們這些就會張嘴的士人罵府君大人。”

 “小子,你再敢對府君不敬,可別怪老子不客氣了。”

 ……

 一時間幾乎被指責聲所淹沒的士子們,均是一副茫然且無所適從的反應。

 這些士子盡數都是李基這段時間從想要加入“仁德書院”,但贏不了“四渡紅水”的沙盤推演,只能選擇在吳郡當“臨時工”的士子們挑選出來的。

 而能在“仁德書院”的消息出現之後如此短的時間內趕到此處的士子們,大多都是家境不差且消息靈通的士子,否則也不會聽聞“仁德書院”的消息就能立刻出發前來吳郡遊學。

 這一類士子,大多也都有著一類特徵,觀念依然頗為理想化且有些何不食肉糜,不知真正的百姓疾苦。(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