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庭 作品

第173章 寧可藥材蒙塵

 這個時代致使人口數量銳減的直接因素,往往便是饑荒和瘟疫。

 其中饑荒,李基還有能力可解,但瘟疫這卻是在李基的能力範疇之外了,需要的是張仲景、華佗這些名醫方能解決。

 因此,這一次在逃難至吳郡的流民之中,李基還特意從中尋找落難醫師,便是打算成立一個醫學院大規模的培養醫師。

 張仲景或華佗,則是李基構想之中最好的院長人選,且李基最為看好的還是張仲景!

 華佗最為擅長的各種外科手術,張仲景則是恰恰相反,更精於內科。

 而如今的吳郡最為需要的,則是張仲景這等內科人材。

 故以,確認了張仲景的狀況,李基心中無疑落下了一塊巨石。

 且如今吳郡大規模進行“以工代賑”,那些逃難至吳郡的流民說不準也會出現各種疾病,這些都是需要足夠的醫師去解決的。

 或許,當下還沒有人注意到這種可能存在的問題,但作為總攬事務的李基卻是需要儘早準備。

 並且,此前李基就讓糜家發動自身的渠道,儘可能地從荊、揚、徐三州之中收購各種藥材,之後吳郡官府再以官方的名義購買。

 想到這裡,李基特別先行翻找了一下與藥材相關的文書報告,確認了藥材收購的事宜還在穩步推行,並且大量的藥材都已經在許多醫師的處理下入庫保存。

 不過縱使如此,李基還是有點不放心地進行批覆,要求繼續加大力度進行藥材收購。

 李基寧可耗費不少錢財讓藥材蒙塵,也不允許出現藥材不夠用的情況。

 隨即,李基再度打開下一個公文,這反倒是讓李基陷入到深深的思索之中。

 劉璋即將抵達吳郡……

 只是,對於劉焉、劉璋父子的態度,李基如今也尚未完全明確。

 如何接待劉璋,這是個需要慎重考慮的問題。

 那三十萬事關重大的糧食,可還在跟著劉璋隨行而來的船隊之中。

 劉璋其人,李基此前沒有什麼機會真正地深入接觸。

 歷史之中對於劉璋的能力與性格記載也是相當的模糊,大體只是表現了劉璋性格懦弱多疑以及有幾分心懷百姓。

 只是,李基從來都不會小視任何一個能名留青史的人物。

 再者,此刻的劉璋比李基大不了多少,尚且年輕得很,說不準性格與歷史記載的益州牧同樣存在著差異。

 “不過可以肯定的一點,那便是不宜讓劉璋發現吳郡缺糧的現狀,否則主動權反倒是要當了劉璋的手中。”

 “且,教唆劉焉如何在益州裂土封王的事情,也不便被主公知曉。”

 李基喃喃地說著,心中大體也已經有了思路。

 總而言之,那便是要讓劉璋遠離難民營進行接待,免得被劉璋發現了什麼端倪,拿捏住瞭如今吳郡的命脈。

 只要那三十萬擔糧食到手了,那麼其餘的事情都可以慢慢細說。

 ‘說起來,吾記得某次模擬之中,劉璋子承父志,同樣也對美人流連忘返來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