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庭 作品

第212章 遙指富春山!

 縱觀曹老闆一生時時都是親率大軍轉戰四方,自北向南,從東到西,可謂是讓曹老闆打了一個遍。

 然而,曹老闆的這種行為,且說其中有多少原因是曹老闆不放心將大量兵權交到他人之手,所以不得不而為之。

 更重要的一點,那便是習慣親歷戰陣的曹老闆一生經歷了多少兇險?

 宛城之戰一炮害三賢,赤壁之戰狼狽而逃,潼關之戰割須斷袍……

 儘管曹老闆在原軌跡之中每次都僥倖生還,但如此尚不能說明作為主君親至戰陣一線的兇險乎?

 只要曹老闆運氣稍差一點點,那麼整個曹家勢力只怕早就當場土崩瓦解了。

 而另一個倒楣蛋袁紹就算是典型的教材,袁紹馬踏中原,佔據了大半個北方几乎未逢一敗,可謂是已顯露一統天下之勢。

 然後,袁紹親領大軍南下,在官渡一戰被曹操以弱勝強……

 可即便官渡一戰敗了,袁紹本來也依然是雄踞北方,只需重振旗鼓積蓄數年,輕易便可平推了曹操。

 然而,親至戰陣一線的袁紹卻是硬生生地因此而憂憤病亡,致使整個袁家勢力就此土崩瓦解。

 這一樁樁、一件件,無不說明了“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這八個字的正確性。

 至於劉備沒有親領大軍,是否會影響劉備在軍中的威望,這一點李基更是沒有絲毫的擔心。

 主君的威望從來就不該是親領大軍所建立的,秦皇漢武可曾自領一軍,他們的威望又是如何?

 也就是這個時代的漢人尚武精神達到了頂端,才會有那麼多主君喜歡天天親領大軍南征北戰,以彰武德。

 實則,都是惡習,一不小心就容易直接玩脫了!

 甚至東漢三國時期,總有大量逆風翻盤的奇蹟,也跟這種惡習脫不了干係。

 漢高祖劉邦一生捱了那麼多箭,最終也是挨箭而死,愣是沒給後世子孫留下足夠的教訓,

 因此,李基在察覺到劉備也有這種苗頭的情況下,幾乎是毫不猶豫地將這種苗頭給摁住。

 別說劉備在原軌跡中最耀眼的戰績是被人家火燒連營八百里,就算劉備果真是什麼軍事奇才,準備將這種天賦帶到大漢舞臺之上,李基也得將劉備摁在治所之中不準動彈。

 對於李基的說法,作為聰明人的郭嘉幾乎是瞬間就明白了其中深意。

 確實!

 劉備身為吳郡郡守,只要劉備不出意外,就算是李基所領大軍戰敗,吳郡的局勢也不至於崩潰。

 然而,劉備一旦親率大軍南征出現意外,那麼朝廷無疑將會指派新的吳郡郡守。

 屆時對於如今百廢待興又即將走上正軌的吳郡所產生的破壞力,恐怕比上萬山越掠奪了一遍還要嚴重。

 “只是如此一來,子坤先生既管吳郡政務,又領有兵權,恐不能長久啊。”

 郭嘉似是提醒,又似是輕蔑地道了一句。“身為謀士,就該不領兵權,否則早晚是取禍之道。”

 對於郭嘉的提醒,李基自然清楚,亦知其中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