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庭 作品

第242章 太平清領書

 甚至,只要山越的問題解決了。

 榜樣以及模板在前,未必就不能推動南蠻諸族也主動與漢人靠攏。

 對於開發長江以南這個艱難任務而言,任何一個勞動力無疑都是可貴的。

 而這,才是李基無比看重這些吳會之地的山越的原因所在。

 只要妥善安置了他們,引導著這些山越以著互利互惠的方式為吳郡做出貢獻,那麼李基便能順勢地為今後劉備集團定下與南方諸蠻和平共處的戰略。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都是劉備集團足夠的強勢,使山越南蠻畏我大漢之威,再以恩德服之,輔以利益關連,如此方為王道!

 而隨著富春山的軍報傳回吳縣,結果也正如李基所預料的一般。

 ‘山越別無選擇,再加上給予了他們足夠的希望,他們選擇了受降。’

 當這個消息被得知之時,李基尚且還沒有做出什麼反應,劉備反倒是表現得相當的興奮,道。

 “不戰而屈人之兵,使之心悅誠服以為勞力贖罪,實乃高明也。”

 “主公,此不過是些許取巧小計罷了,眼下倒是急需在富春山設立互市,以取信山越,更是為了避免山中的老弱婦孺由於食物短期而大批餓死,而導致山越與漢人的矛盾加深。”李基開口道。

 “看,子坤你又來了,年輕人便多些自信與朝氣才是,總是這般過度謙遜可不好,如果可以的話,你與二弟稍微中和一下就再完美不過了。”

 劉備有些無奈地評價了起來。

 畢竟,揚州山越可是自大漢立國以來就始終沒法完全根治的問題,而眼下劉備親自審閱過李基所做的計劃書後,深知只要山越踏了第一步,之後的便是想要脫離大漢也完全做不到了。

 李基所算的不是個人人心,而是整個山越群體的人心。

 因此,劉備自覺只要在這三五年內維繫好與山越之間的關係,那麼山越幾乎就與完全融入大漢沒有任何區別。

 通過到吳郡之中“務工”的青壯以及帶回部落之中的技術,潛移默化之中大漢的服裝、文字、食物、習俗等等都將會完全影響山越的變化。

 《春秋左傳》有云:“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此言,劉備也是頗為認可。

 只要山越完全融入到漢人之中,劉備自認也是可以將之視為華夏的一員。

 不過,如今劉備集團儘管已經算得上是人才濟濟,但是相對的各種攤子也是越鋪越大。

 且不說賈詡已經抵達會稽郡與甘寧會合,將郭異牢牢地控制了起來,暗使郡守之權。

 因此,為了保證會稽郡各個縣城皆能納入掌控之中,劉備暗中抽調了一大批可為心腹的官吏士子前往會稽郡協助。

 除此之外,以工代賑、造船工場、仁德書院、無牆之城、醫師院等等都是需要人手的。

 故以,在設立且負責主持互市的人選上,不僅是李基,就算是對於吳郡各項人事最為清楚的劉備也一時有些犯了難。

 最終,劉備想到了一個人選,道。

 “子坤,你覺得糜芳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