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冤否?

 眼下盧植身為主帥,戰局不利,這無疑是給了朝中的外戚宦官最好的藉口。

 “唉,子坤可有良策?備當真擔憂或某一日便傳來盧師被下獄的消息。”劉備有些唉聲嘆氣地說著。

 對此,李基同樣也是無可奈何。

 三輔之地距離吳郡何止千里,縱使是信使日夜兼程一個來回都起碼需要半個月的功夫。

 莫說李基對於三輔之地的具體戰況知之不詳,就算是一清二楚,如此的滯後性也讓任何計謀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中沒有任何意義可言。

 故以,李基只能是溫聲地安慰道。

 “主公無須擔心,盧公有平定黃巾之功,即便是再差也不會有性命之危。”

 當然,作為主帥的盧植戰事失利,若是短期內不能有所作為,被宦官以及外戚徹底擠出朝廷恐怕是不可避免的。

 只是為了避免劉備過分擔憂恩師,李基並沒有將此言說出來。

 而劉備聞言,神色滿是不甘地開口道。

 “戰事不利,豈是盧師之過?若非是朝廷奸人屢屢向陛下進言,要求盧師主動出擊將西羌叛軍抵擋在三輔之地外,被迫出戰的盧師又怎會屢屢失利,損失慘重之下只能堅守城池。”

 “尤其是那閹狗張讓的讒言,聲稱盧師便是連黃巾百萬之眾都在短短數月內徹底平定,羌人不過是一小小異族,所率兵力也不過二十萬,只要盧師一心為公,沒有養寇自重的想法,必能獲勝。”

 “可恨!國有如此奸賊,包藏禍心,戰局兇危,依然不忘爭權奪利,備恨不得親手刃之!”

 看著劉備那不甘之中包含憤怒的神色,李基心中同樣也是頗為無奈。

 只是,這種事情真的是太正常。

 像這種遠距離指揮的懂哥,實在是太多了。

 且跟岳飛的委屈相比,盧植這種情況已經是不算冤了。

 <div cl

ass="contentadv">

 盧植太過於清正且又不結黨營私,這在如今的大漢朝廷之中,難免成為無數人的眼中釘肉中刺。

 而時局的變化,也是如李基所預料的那般。

 隨著盧植不得不屢次野戰以應付皇命而損失慘重,轉而藉助城池進行堅守階段,這讓雙方進入了相持階段。

 羌人皆為騎兵,不善攻城,想要攻破盧植親自坐鎮的城池幾乎是不可能。

 這讓戰局一時僵持了下去,且眼看著冬季將至,北方開始降雪,羌人即將不得不選擇暫時退兵之時。

 朝廷一紙令下,明明是抵禦羌人固守三輔之地有功的盧植,卻是以著“破賊不力”的名義奪官下獄,轉而被朝廷任命為漢軍新統帥的則是皇甫嵩。

 且由於羌人本就礙於冬季不得不退兵的情況下,即便皇甫嵩初到任上,自然也不可能讓羌人就這樣毫髮無損的退走。

 因此皇甫嵩趁著羌人退走之際,沿途掩殺了一陣,斬首千餘,也算是為大漢朝廷挽回了一些面子。

 然而,皇甫嵩只能說是正常水準的表現,卻是成了坐實盧植“破賊不力”罪名的最後一根稻草。

 儘管明眼人都能看出盧植是功非過,但世人自是多為庸人,且各個派系形成了默契的情況下,盧植直接被剝奪了所有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