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庭 作品

第247章 難成氣候劉玄德

 “吾初至吳郡,據悉有山越作亂,為替族兄雪恥,便脫袍於行軍路上寫下‘吾有破山越之妙策’,欲激李子坤,與之一比高下。”

 “不想,那李子坤只會一味派遣重兵在富春山堅守,那山越賊子更是藏匿於山林不出,縱有奇謀妙計,那也是無可奈何。”

 “且當初吾輕狂大意之下,中了那李子坤的狡辯之計,聲稱吾未想出破山越之計,那亦算負。可恨明明那李子坤也只懂一味堅守,未曾破敵,吾卻只能遵守諾言為其書童,遭其日日欺辱。”

 說到最後,郭嘉就彷彿心中的怨恨徹底爆發了出來,甚至一腳踹翻了自己面前的桌案,將桌案之上的美食踢翻在地。

 而這一舉動令在場之人為之心驚之餘,紛紛開言勸說安撫郭嘉。

 只是,也有一些消息頗為靈通者,問道。

 “不對吧,郭兄,吾據聞似乎山越已是臣服於吳郡之下,且偶亦可見有山越在吳郡內做工,甚至就連附近坊市之中也偶有山越在叫賣山中奇物。”

 “呵,諸位那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

 郭嘉打了個酒嗝,道。

 “與其說是山越臣服於吳郡之下,尚且不如說是吳郡無力與山越相抗,甚至就連富春山都被山越所佔,吳郡南部屏障已失之下,吳郡無計可施只得與山越簽下了種種有辱我大漢聲威的條約……”

 “也就是那李子坤顧忌面子,將其中真實內容掩蓋,轉而美化修飾了一番對外宣揚罷了。”

 “否則,吾焉會聲稱那李子坤實際才能不過爾爾,實乃志大才疏之輩。”

 此言一出,不少士子幾乎是下意識選擇了相信。

 畢竟郭嘉某種意義上那可是真正的內部人物,深知許多士子根本就不知道的隱秘且重要的消息。

 而郭嘉如此一說之下,不少士子當即就彷彿是察覺到了盲點似的,大有茅塞頓開

或恍然大悟之感。

 “要我說,那李子坤只是徒有虛名之輩也就罷了,便是那仁德之名在外的劉玄德,卻也是過分仁德,以至於徒有仁德卻未有英雄氣以及大志向。”

 當即便有士子好奇地追問道。“哦?郭兄為何如此說?”

 醉態盡顯的郭嘉,此刻卻是一副指點江山的姿態,道。

 “爾等細想,若非那劉玄德一味仁德,不惜耗光府庫錢糧安置中原流民,又豈會讓吳郡遭到山越所辱卻無力反擊?”

 “且我大漢當有‘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之氣魄,然吳郡與山越簽下種種條約,還不是那劉玄德憐憫吳郡百姓將受山越刀兵之禍?”

 “然,山越,賊子也,一味懷柔養之,他日定成吳郡之患。”

 不得不說,郭嘉這一套七分真三分假的說辭可堪完美。

 除了出發點與結論是錯的,幾乎所有的過程都是被外界所知且可查證的真實。

 甚至,郭嘉所說的這一番話,有一些黑子早就以“陰謀論”推論過一部分,更是佐證了郭嘉似乎所言非虛。

 不過,劉備這心懷百姓的仁德名聲,即便是一些對李基多有不服的黑子亦是心悅誠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