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庭 作品

第275章 攻敵所必救

 公孫瓚聞言,幾乎是脫口而出地反駁道。“迂腐!!難不成就只允烏桓殺漢民不成?還是你劉伯安有別的法子?”

 鮮于輔等人見狀,頓時紛紛起身呵斥公孫瓚的無禮舉止。

 “大膽!公孫瓚。”

 “你是想以下犯上嗎?”

 “休得在主公面前無禮。”

 ……

 而公孫瓚的心腹部眾儘管少了一點,但也是紛紛起身對著鮮于輔等人反唇相譏了起來。

 一時間,這一場軍議的氣氛變得緊張了起來,雙方均是一副劍拔弩張姿態。

 只是不管是劉虞還是公孫瓚,俱是明白眼下大敵當前,絕不可生內亂。

 因此,這個劍拔弩張之勢僅僅維持了數息,就分別被劉虞與公孫瓚各自制止了下去。

 而後,劉虞也不理會公孫瓚這個武夫,轉而看著李基,問道。“子坤先生,莫非除了此計之外,再無他法?”

 李基拱了拱手,道。

 “劉使君,還請恕吾才疏學淺,一時半會之間只想得這一可行之策。且只要此策成功,以基的估算,最少也可引走八萬左右的烏桓騎兵開始對那一支奇襲掃蕩的騎兵進行圍剿。”

 某種意義上,這無疑也是攻守易形。

 原本乃是烏桓騎兵盡佔幽州平原地形之利,可反過來,同等數量下的烏桓騎兵想要圍剿漢軍騎兵同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且再輔以虛實之計迷惑烏桓,李基在以“計謀模擬器”推演出引走了近半的烏桓騎兵。

 這一句話,無疑是徹底說動了劉虞。

 本來騎兵在守城之時所能發揮的效果就遠不如步卒,因此若是調遣幽州騎兵能引走近半數的烏桓騎兵,那麼無疑是讓薊城所要面臨的壓力驟減。

 即使後續數量減半的烏桓依然前來進攻薊城,但在雙方兵力差距明顯縮小的情況下,不僅烏桓不可能攻得下薊城。

 甚至,烏桓輕易也不敢再分兵兩部,一部用以鉗制薊城,一部繼續南下掃蕩劫掠,以免被漢軍分而破之。

 劉虞結合著此前李基曾經為他所分析的戰況,即便是性格保守如他,依然不得不承認徹底心動了,並且此計確能完美解了當下幽州之危。

 “等等,主公。”

 就在這時,一直都默不作聲的齊周卻是忽然出聲。

 “齊從事,莫非你有什麼見解?”劉虞問道。

 “正是。”

 齊周先是躬身朝著李基行禮,然後開口道。

 “子坤先生所設之計確是能大為緩解當下幽州之危,但那些定居漢土的烏桓人已有百餘年時間,對於附近地形早就瞭然於心。”

 “再兼之倘若烏桓騎兵如子坤先生所預料那般動用八萬烏桓騎兵前去圍剿,那一支前去襲擊的騎兵……危矣!”

 “那一支騎兵一旦被消滅,必將再度迴轉薊城,甚至攜有大怒,其禍更甚也。”(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