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易如反掌

 而即便李基提前讓劉虞下令調集戰馬,但命令從薊城而出抵達代郡與上谷郡的馬場,然後再緊急將戰馬送達薊城周邊,也耗費了足足大半個月的功夫。

 在此期間,薊城中的三方兵力也初步完成了整合,且挑選出了起碼可以保證基本騎馬而不會落馬的幽州士卒,然後組建成了一支兩萬之眾的騎兵。

 隨即,雷厲風行的公孫瓚沒有絲毫的猶豫,率領著兩萬之眾便朝著離薊城北上而去。

 之所以沒有直接往東,而是為了避開在漁陽城方向越聚越多的烏桓騎兵……

 在薊城的城牆上,劉虞與李基等諸多將領目送著那一支集合了當下幽州幾乎所有戰馬力量的騎兵遠去。

 “子坤先生,公孫伯圭當真可以做到橫掃諸烏桓定居點,牢牢牽制約八萬左右的烏桓騎兵?”

 劉虞的語氣之中帶著相當的悲觀與不信任。

 李基在劉虞的面前抬起拿著摺扇的手掌,然後隨意地翻轉過來,再攤開摺扇給自己扇了扇風之餘,道。

 “劉使君儘可放心,勝利於大漢而言……易如反掌。”

 原本李基並沒有隨身攜帶摺扇的習慣,但是在這個既無空調又無風扇的時代,為了緩解酷暑炎熱,李基慢慢還當真養成不時以摺扇給自己扇風。

 這也是李基與劉虞能夠如此愉快合作的基石所在。

 只是,劉虞不知道的是李基所指的,可不僅僅是公孫瓚可以順利地牽制住過半烏桓騎兵。

 只是在李基、關羽、張飛等人俱不在的情況下,顯然北人派系的聲音要比吳郡本土世家派系來得要弱上許多。

 顯然,之前李基尚在吳郡之時還好,能夠憑藉著絕對的威望牢牢地鎮壓府衙內部一切矛盾。

 劉虞或許有幾分優柔寡斷以及保守過度的缺點,但不可否認劉虞待下寬厚,且亦不吝信任。

 旋即,李基拱了拱手,請求道。

 以著張昭為首的文吏,則是認為李基這是自作主張,無視前往瀛洲之責,自作主張將吳郡四萬士卒置於險地,當下令追責之。

 坐在主座的劉備並沒有直接表態,而是看著不知不覺中漸漸壯大了的吳郡府衙中的官吏們相互爭吵了起來。

 李基聞言,臉上不禁流露出一抹笑容。

 “劉使君,基亦懂一二分練兵之道,不知可否允許基每日操練城中士卒半個時辰。”

 深知麾下的鮮于輔等人能力其實相當平庸的劉虞聞言,心中自是欣喜,道。

 李基所遣人送回的軍報,也是經過了府衙呈至了劉備的面前。

 當下,薊城之中的駐軍,吳郡步卒約為兩萬七千,幽州步卒則是則是兩萬三千,合計恰好還能有五萬步卒。

 而得到了李基自信且肯定的回答,劉虞也彷彿是心中多了一絲底氣,覺得那交給公孫瓚手中的兩萬騎兵應該不至於盡數折損殆盡。

 也正是因此,這一封軍報在府衙之中引發了巨大的爭議。

 可隨著李基率軍遠征海外,吳郡府衙內不可避免地開始形成不同派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