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如履薄冰

 夏侯博聽完之後,只覺得……好複雜。

 明明錦衣司的絕大部分情報,夏侯博幾乎都會過目一遍再送去給劉備與李基,以防出現什麼大紕漏。

 可是,夏侯博完全看不出其中存在著如此複雜的關聯與問題。

 而劉備看著夏侯博似乎是聽得雲裡霧裡的表情,不禁回想起李基曾經對於夏侯博的評價。

 【主公覺得季常……不太合適?為何?明明最合適的便是季常無誤了,正因為季常的腦子空空,才不會產生太多不必要的念頭和想法。】

 只是夏侯博感受到劉備那似乎飽含著幾分複雜的眼神,下意識就想要證明自己,努力思考後,問道。

 “主公,可那樣一來的話,子坤先生豈不是在給自己製造敵人?”

 “潛在暗處的敵人可比明面上的敵人要麻煩得多了,且……”

 說到這裡,劉備笑了笑,接著說道。

 “依吾所見,子坤明顯就是想要他們自覺抱團,如此才能利用他們。”

 夏侯博咬著牙,硬著頭皮地答道。“原來如此。”

 劉備自然不信夏侯博當真是懂了,但也沒有揭穿夏侯博,心中頗有些憂慮於李基之餘,嘆息了一聲看著桌案旁所堆的政務。

 直至李基暫時離開吳郡後,劉備才進一步地意識到李基到底有多能幹。

 即便是李基給劉備留下了足夠兩三年所用的治政“攻略”,劉備代替著李基親自去負責那種種事宜之時,依然有著一種要多長腦子才夠用的感覺。

 離了李基,劉備莫名就有了一種舉步維艱的錯覺,生怕隨意一個抉擇便會導致眼下吳郡的大好局面瓦解。

 “如履薄冰”四字,頗能形容劉備當下的狀態。

 因此,之前在正廳之中吳郡本土世家派系的諸多官吏所說的廢話,劉備幾乎沒有聽進去,唯獨那一句“召李基返回吳郡”的建言,劉備是真的徹底心動了。

 而除了劉備此刻收到了關於“烏桓叛亂”的情報外,這一消息也幾乎傳遍了大漢絕大部分的州郡。

 朝廷,自是知曉。

 面對著劉虞一封封關於“求援”的上書,無論是天子還是滿朝公卿也只能是權當沒有看到。

 不是朝廷不想救,而是如今的朝廷已然無力去救。

 西羌之亂曠日持久,卻是遲遲都沒能徹底平定,這也不僅快要完全掏空了國庫,司隸兵馬的損失亦是尤為嚴重。

 在平定西羌之亂前,朝廷已然是顧不上幽州的烏桓人了。

 因此,天子劉宏除了只能給劉虞下達了一個可以“便宜行事,抵禦烏桓”的旨意外,實質上的支持可謂是完全沒有。

 可以說,接近坍塌且破破爛爛的大漢,眼下已經全憑著最後的一點底蘊在支撐。

 ……

 也就是在這種局勢下,公孫瓚領著兩萬大軍從塞外繞了一圈,重新回到了漁陽郡北部。

 第一個烏桓定居點,已然出現在了公孫瓚的眼前。

 由於這些烏桓在大漢邊陲已定居了百餘年之久,深受漢人文化所影響,以至於他們在邊陲之地不再是住著簡陋的帳篷,反倒是修建出了一棟棟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