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盟主之爭

 而這老者亦是在打量著李基,然後扭頭朝著劉備開口道。

 “國士之名,果然非虛,便是這等風姿便足以讓世人欽佩。”

 “恭祖兄過譽了。”

 劉備嘴角有些掩蓋不住喜意地謙遜應了一句,然後向著李基介紹道。

 “子坤,此乃徐州牧陶恭祖也,還不快快上前拜見?”

 李基聞言,連忙上前見禮道。

 “原來是陶公當前,基多有失禮之處,還請恕罪。”

 “何罪之有?老夫與玄德一見如故,乃是忘年之交,此次早早過來亦是為私交而至,而非公事也。”

 陶謙應了一句,然後親手將李基給攙扶了起來,溫和地說道。

 “老夫早有耳聞國士李子坤之名,今日得見,大慰餘生,還望子坤今後也好生輔助玄德保境安民。”

 “基定時刻以陶公之言自勉。”李基謙虛地應著。

 而後,劉備與陶謙、公孫瓚便是在帳中繼續交談了起來,儘管主要乃是為敘舊而來,但言語之間亦不乏相互討論時局。

 尤其是當下已至會盟之日,袁紹與袁術均有爭奪盟主之心,譬如劉焉、劉表又沒有親率兵馬而至,故以之前營寨之內盟主爭奪便是在二袁之中產生,故以陶謙亦是來問劉備打算支持何人而來。

 不過,在提及此事之時,公孫瓚卻是帶來了一個相當驚人的消息。

 那便是公孫瓚乃是作為此次會盟的號召者劉虞代表而來的,且在臨行之前劉虞曾交待公孫瓚:

 【若劉備參與會盟,便推舉劉備為盟主;若劉備不來會盟,再擇威望與仁賢兼備者為盟主。】

 此言一出,不僅僅是陶謙有些驚住了,就連劉備都大感意外,完全沒有料到劉虞居然會如此看重自己。

 畢竟劉備與劉虞的實際交集不多,甚至二人從未真正會面。

 雙方最大的交集,除了津門港口已持續了兩年的貿易外,便是李基此前率軍助幽州大破烏桓了。

 而反應過來的陶謙,依然頗為震驚地追問道。

 “公孫將軍,此言可是當真?汝可當真能代表劉公的態度否?”

 “那是自然,某還不屑假劉伯安之名作偽。”

 公孫瓚一臉傲然地應了一句。

 這讓陶謙當場便陷入了深思之中,然後原本頗為渾濁的眼睛漸漸地亮了起來,道。

 “選玄德為盟主,似乎當真比那二袁要合適得多,且玄德有著漢室宗親的身份與劉公的支持,作為此番會盟盟主再合適不過了。”

 當然,陶謙此言未必就沒有著自己的私心。

 陶謙本也只是寒門士子出身,與二袁那等世家子本就不是一路人。

 相反,陶謙自任徐州州牧以來,便與劉備頗有私交,大有相見恨晚的忘年之交之感。

 縱使用屁股來投票,陶謙在劉備與二袁之間選擇,也下意識會選擇坐在劉備這一邊。(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