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還得喝全糖 作品

第26章 人間之神龜仙人

  楊規嘆了口氣,翻身站了起來。

  他爹說的好啊,有些事情是必須要經歷的。

  好在他家就是古墓,操辦後事也不麻煩。給楊過和小龍女的遺體放入早就準備好的棺槨之中,留在主墓穴裡。

  楊規再次放下了斷龍石,封住古墓,從暗流中出來。

  他遠眺著腳下的這座終南山,想著王重陽、林朝英、周伯通、全真七子、郭靖、楊過、小龍女、金輪國師,無數英雄人物曾經在這山上留下了屬於自己的一筆。

  他爹的話又在腦海中響起,“生離死別乃大自然之規律,沒有什麼可以值得煩惱,但是天地人生因緣際會,很多事情必須親臨方可知。”

  他望著遠處群山蒼翠,只覺天地悠悠,愴然慷慨。

  他學著父親的樣子,氣沉丹田,撫胸長嘯。

  聲若雷霆的嘯聲傳遍了終南山的每一處角落。

  也許這是楊家人最後一次在終南山發出聲音了,他想。

  好像隨著嘯聲,連心中的鬱氣都散去不少。

  他感覺泥丸宮一跳,跟著像有熱流從頭頂澆落,流遍全身。耳目清明,好像對武學的理解也更上一層,往常創不出、學不會的武學,竟給他感覺如此簡單。

  楊規吃了一驚,趕忙拉出面板來看。

  姓名:楊規

  年齡:22

  ……

  大事件:你見證了神鵰俠侶的死亡,一個時代徹底落幕了。但另一個時代,或許正在開啟。你進入“悟道”狀態,全部武學熟練度+146,全部武學修煉速度翻倍。

  ▓▓▓▓▓▓?

  進度條一下子增長了許多,但這不是最重要的。

  大事件中那個明晃晃的“悟道”才令楊規感到驚奇。

  他出生到現在,經歷過許多熟練度增長的方式。從普通人的“教導”,到“傾心教導”、“傾囊相授”、“名師教導”、“大師教導”,以及他最熟悉的,“大宗師教導”。

  根據分級不同,每次都能夠獲得不同的熟練度增長,這增長是不佔用每天自主修煉和運用的額度的,名師及以上的級別教導下,還會有額外的增長加成。

  但這“悟道”卻是從來沒出現過的。

  一次悟道居然全功法增加熟練度,而且熟練度一次增加的量是“大宗師教導”的十倍!修煉速度竟然也能翻倍。

  楊規想到自己感慨人生、感悟天地,他想,或許這才是面板真正的用法。

  張三丰看他呆住,不由擔心,開口道:“老楊,你接下來怎麼打算,先上武當山跟我一起?”

  “不了。”

  楊規的聲音中突然充斥著擺脫凡俗的輕快,“我去東海找個島住。”

  “你這能行嗎?”張三丰有點不放心楊規獨處。

  “行啦,老王八,你怎麼婆婆媽媽的跟個娘們似的。倒是你,留在武當山自己小心吧,別讓韃子派兵給剿了。”

  張三丰還想規勸,楊規已經縱身躍下山峰,山間只回蕩著他的笑聲:“後會有期啦!哈哈哈哈哈!”

  張三丰搖搖頭,轉身向東,朝著武當山走去了。

  他現在也有很多想法,雖然神功大成,實力堪比一代五絕,但他能感受到,自己進步的餘地還很大。等真正做到暫時能做的極限,他也要學著郭襄開創武當派了。

  這段下山的日子告訴他,真正要推翻元廷,讓人人都能有尊嚴的活著,只靠一兩個人的勇武是不成的,總得形成一種能流傳下去的教化流派。

  楊規回家的一年之前,文天祥終於還是被忽必烈處斬了。他帶著大宋的最後一點骨氣,英勇就義。

  九個月後,年關時節,郭襄宣佈成立峨眉派,廣收門徒。

  新年伊始,元廷宣佈禁止民間私藏鐵器,菜刀每十戶人共用一把,私藏鐵器者以謀反論處。

  同時,頒佈法令,禁止非朝廷許可傳授武功,大肆以無理罪名圍殺、捕殺武林高手。中原武林武學發展陷入停滯,並逐年倒退減弱,前人許多神功境界,都成了傳說。

  一年後,崑崙三聖何足道被元廷設計,圍攻身亡。崑崙派掌門靈寶道長宣佈崑崙派封山。

  三年後,張三丰神功徹底大成,下山鏟奸除惡,所過之處韃子與惡人無不聞風喪膽,江湖尊稱“武當張真人”。

  五年後,元廷培養出一批武林高手,其中最出彩的一人一身冰寒掌力,中掌則寒毒入體,無藥可救,大肆殘害中原武林人士。

  八年後,馬可·波羅受忽必烈命令,護送公主遠嫁波斯,終於藉此回到自己的祖國。在歐洲,宣稱遙遠的東方遍地都是黃金,人們對神秘的東方起了無限的幻想與憧憬。

  十年後,忽必烈駕崩,自此元朝開始了長達數十年的爭權奪利,換皇帝如同吃飯喝水。

  十一年後,伯顏病逝,追封淮王,諡號“忠武”。大元的軍神倒下了,元兵的戰鬥力也開始下降。

  十八年後,在元朝殘暴統治下,百姓民不聊生,張養浩寫下著名的《潼關懷古》,直言興亡百姓苦。明教趁勢崛起,大量收攏難民,處處與朝廷作對乃至暴力衝突,與造反無異,被朝廷冠以“魔教”之名。

  ……

  沒有任何人能阻擋時間的腳步,任何看似堅不可摧的東西,也終歸隨著時間消亡。

  隨著時間流逝,一代新人換舊人,沒人再提起天下無絕,也沒人知道古墓楊家曾經兩父子刺殺蒙古兩代大汗。

  楊過之名尚有少數丐幫老人記得,但楊規,似乎就這麼完全消失在了歷史長河裡。

  只有很少一部分人,知道海邊有一位海龜道人,出生不詳,武功不詳,長相也不詳。

  就連最注重情報的門派或組織,也不屑去收集這麼一個人物的情報。

  但身居東海之濱的漁民口口相傳中,卻有另外一個傳說:

  在海外的龜島上,有一位高人,每每出行,必有比船還大的巨大海龜相隨。他劍斬怒濤,踏波而行,在海上風暴中救人無數,跟龍王搶命。

  武功之高,中原武林連提鞋都不配,被他隨意指點過幾招的漁民孩子,都有一流高手的實力,乃是人間武術之神。當然,人們更願意稱他為——

  龜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