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德大叔 作品

第300章 內部分裂 補充兵力

 一百九十八次召喚機會,楊逸兌換了十六個先天生靈,還剩下六次召喚三國英豪的機會。 

 羊祜,字叔子,傑出的戰略家、政治家、文學家,曹魏上黨太守羊衜之子,漢末才女蔡文姬的外甥。 

 千機中期煉氣士。 

 “拜見陛下。” 

 “叔子請起。” 

 公德冠四海,道嗣前哲,令聞令望,必與此山俱傳。 

 羊祜乃是滅東吳的總設計師,並且為後世留下了許多典故。 

 例如:“羊陸之交”“不舞之鶴”“折臂三公”“墮淚碑”等。 

 楊逸覺得他的政治才能要大於軍事才能。 

 王濬 ,字士治,小名阿童,西晉時期名將。 

 王濬出身世家,博學多聞,容顏英俊,多謀善戰。 

 千機中期煉氣士。 

 “拜見陛下。” 

 “士治請起。” 

 王濬歷職內外,任兼文武,料敵制勝,明勇獨斷,義存社稷之利,不顧專輒之罪。 

 荷戈長鶩,席捲萬里,僭號之吳,面縛象魏,今皇澤被於九州,玄風洽於區外,襄陽之封,廢而莫續;恩寵之號,墜於近嗣。 

 王濬倒是和羊祜一脈相承,正是因為後者的提拔重用才使王濬有施展抱負的機會。 

 呂範,字子衡,漢末至三國時期吳國重臣。 

 十會後期煉氣士。 

 “拜見陛下。” 

 “子衡請起。” 

 呂子衡忠篤亮直,性雖好奢,然以憂公為先,不足為損。 

 呂範對穩固孫氏在江東的統治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孫權將其比之於東漢開國元勳吳漢,足見對他的重視。 

 呂岱字定公,三國時期吳國重臣、將領。 

 百劫前期煉氣士。 

 “拜見陛下。” 

 “定公請起。” 

 岱時年已八十,體素精勤,躬親王事,與遜同心協規,有善相讓,南士稱之。呂岱鎮嶺南、撫山越、戰長沙、守武昌,九十三歲官拜大司馬。 

 他一生戮力奉公,為東吳開疆拓土,功勳赫赫。 

 但最為人所樂道的就是呂岱的高壽,竟然能夠在那個年代享壽九十有六,相當不容易。 

 董和,字幼宰,三國時期蜀國重臣。 

 十會後期煉氣士。 

 “拜見陛下。” 

 “幼宰請起。” 

 董幼宰參署七年,事有不至,至於十反,來相啟告。 

 苟能慕元直之十一,幼宰之殷勤,有忠於國。 

 董和善於處理大族之間的關係,為蜀漢政權的初期穩定做出了貢獻。 

 董允,字休昭,三國時期蜀漢重臣,掌軍中郎將董和之子。 

 百劫前期煉氣士。 

 “拜見陛下。” 

 “休昭請起。” 

 董允為人恪守正直,從不高高在上,總是禮賢下士。 

 蜀人稱諸葛亮、蔣琬、費禕及董允為“四相”,足見他在百姓中的威望。 

 還是依據以往的慣例,由六人帶領將士前往天宮。 

 “相公在想什麼?” 

 看似召喚耗費時長不短,其實外界不過十息左右。 

 楊逸懷疑“三國世界”的時間流速和九重天世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