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 作品

第46章 諸葛亮,周瑜,我們要艱苦奮鬥,自力更生!

大長秋加中常侍張機從洛邑宮的庖廚去領了幾十斤的大蒜頭,裝在一輛柴車上,往百郡邸那邊去和陳元龍談“生意”的時候。

而劉協、楊修、諸葛亮、周瑜、侯折、臺崇、馮碩他們七個,則一邊吃晚飯,一邊商量大事兒。

晚飯吃得是劉協親自教給庖廚的“魚羊鮮”加鹹肉芥菜飯,其中“魚羊鮮”的羊用得是黃河灘羊的羊排,還用花椒、胡椒和曬乾的白蘿蔔一起熬湯去除羶味。魚則用了新鮮的黃河鯉魚,裡裡外外都清理乾淨,去了腥筋,用豬油煎到香氣撲鼻後,加入早就已經熬好的羊湯,再用大火烹煮的......這滋味,真是一絕啊!

鹹肉芥菜飯,則是用花椒和鹽爆醃的鹹豬狗肉切成丁和鹽醃的芥菜丁,洗淨後和荊州白米一起煮得飯,再伴上豬油一起食用......這種吃法要是叫曹操知道了,多半也得入《四時食制》了。

這七位不是青年就是壯年,胃口都挺好,先一人來了碗菜飯加一碗魚羊鮮湯,吃了個稀里呼嚕,吃舒服了,然後才上了溫熱的白酒,一邊喝一邊說事兒。

如今這洛邑宮的伙食,辦得還是相當不錯的!談不上多豐盛,也沒有什麼歌舞助興。但是一日三餐的口感,那是沒說的——都是小天子劉協這個美食家親自安排的,許多菜式還是他親自教給庖廚的呢!

不過劉協也知道,在如今的時代,能夠一日吃上三餐的,就不是普通人了。一日兩餐能有個半飽的,也算是中等人家,還得是沒遇上什麼兵災天災的。

真要遇上點什麼大災大難的,就連公卿百官,甚至天子本人都有捱餓的時候!

所以現在眼看著朝廷在雒陽安頓好了,大傢伙也算衣食無憂了,但是這衣食無憂,是建立在劉表和曹操向雒陽供糧的基礎上的。一旦供應因為什麼原因中斷,那好日子就到頭了。

而眼下曹操正打算對宛城用兵!

說是討張繡,還有淳于瓊拿著袁紹的文書去和劉表商量......但誰知道會打成什麼樣?

所以在雒陽城外屯田開墾的事兒,現在必須開始推進了。

“德祖、公瑾,”劉協首先向自己的頭號心腹楊修和半個月前接任雒陽令的周瑜提問道,“咱們手頭有多少百姓和軍眷?城外雒河、伊水之間,又有多少可以很快開墾出來的土地?”

“稟天家,”楊修先開口回答道,“現在由虎賁中郎將、羽林中郎將、左右都侯、步軍校尉、長水校尉和雒陽令分別管轄的人口,大約有一萬一千餘戶,口五萬六千餘。”

現在的洛邑天子,其實就是個“縣官”(縣官也是漢朝天子的代稱之一),楊修就是個縣丞,周瑜其實就是個縣尉,諸葛亮大概算是個主簿,而徐晃、鳳岐、臺崇、侯折、馮碩、甘寧這六人就相當於亭長。

對了,那個黃忠眼下由北軍中侯劉琦管轄,還不能算是劉協的人。

而跟隨劉協一起來到雒陽的軍民,除了曹操、董承、劉琦、伏完等人的屬下,餘下的和這些日子陸續遷入雒陽的百姓,現在就由周瑜、徐晃、鳳岐、臺崇、侯折、馮碩、甘寧等七人分管。

其中徐晃、鳳岐、臺崇、侯折、馮碩、甘寧就管他們麾下兵將的軍眷,而其他的百姓,則由周瑜管理的雒陽官寺管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