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 作品

第262章 劉和:本初,吾夢見光武皇帝了!

 “天家可別小看袁紹啊!袁本初如今雄踞河北四州,兵精糧足,更有鮮卑、烏桓、匈奴助其為虐,實力之強,遠勝朝廷至少三年之內,朝廷還是遠弱於紹的!”

 說出以上這番話的,當然是袁紹昔日的小老弟曹操曹孟德了。

 “是嗎?”劉協對於曹操的話稍稍有點意外,然後就微微一笑,道:“袁紹難道不是‘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之人嗎?”

 曹操聞言就是一愣。

 劉協說的那些話,分明是他在內心之中對袁紹的評價啊!

 不過這些話在之前曹袁兩家還維持著表面和諧的時候,曹操是不會對外去說的,免得流傳到袁紹耳中,壞了雙方的關係。

 可是這天子怎麼就難道天子還會讀心之術?

 想到這裡,曹操眉頭就是一緊。

 “怎麼?孟德,吾說得不對嗎?”劉協問。

 曹操忙收起心中胡思亂想,然後才斟酌著對劉協道:“天家說的對也不對。”

 “什麼叫對也不對?”

 “天家說的對的地方,是袁本初為人的確如天家所說,是有不少毛病的。”曹操解釋道,“而天家說的不對的地方,則是袁本初的毛病有他自己的問題,也有他所倚仗的河北世家大族和河南元從的問題。畢竟,到了袁本初的位子上,身不由己是在所難免的。

 袁本初昔日在雒陽時,可不是好計謀而少決斷之人,對於身邊的智謀之士,也是敢用能用的,更善於採納良言奇謀。否則他又如何得以代韓馥而有冀州,敗公孫而掌四州?只是在其掌控冀州之後,冀州大族和河南元從之間的衝突越來越大,開始互相牽扯,所以才讓袁本初變得好謀而無斷了。

 所謂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其實是因為冀州大族因為對河南元從不滿,不願意為袁本初的膽子和決斷出兵、出糧罷了!袁本初不能說自己不行,就只能說自己不想了!”

 曹操分析的沒錯!

 劉協輕輕點頭,他沒有變身成為劉協,坐上“仙帝神皇”的寶座之前,也以為袁紹就是個一身毛病的大軍閥,之所以沒能笑到最後,全都是因為自己的能力不行。

 可是當他到了如今的地位,也面對手下幾個派別的互相牽扯,就明白袁紹的苦衷了。

 袁紹想要果決冀州豪族不出錢出糧出兵,他拿什麼去果決?

 反之,如果冀州豪族放開了給他提供兵馬錢糧,他又為什麼不放手大幹?

 另外,坐在寶座上的人,在遇到“不行”的時候,一般都會聲稱“我不想”,而不會承認“我不行”因為“不想”的潛臺詞是隻要“我想,我就行了”,還是有點威懾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