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怎麼辦?袁紹

 管寧帶著公孫度寫給袁紹的效忠信,還有求封鎮東將軍、平州牧、遼東侯、假節、開府同三司的奏表,一路風塵僕僕趕到袁氏幕府的“長期臨時大本營”許昌城的時候,已經是袁紹這邊的垂拱二年的秋天了。

 這座將軍“居城”,已經有了一點天下之都的味道了。

 這裡原本就是一座小小的縣城,後來成為了曹操的潁川侯國之都,就擴建了一輪,修了個外廓,將原本的內城修成了一個內城。不過曹操當時畢竟不是手握大半個天下的大將軍,而是劉協朝廷的丞相,所以他的侯國都城也不是天下的中心,他自己都很少回許縣居住,甚至都沒給許縣改一個好聽點的名字。現在許昌這名兒,還是袁紹給改的呢!

 而自打許縣改叫許昌以後,還別說,真就昌盛起來了!內城的東西兩市熙熙攘攘,街道兩邊鱗次櫛比的都是各種商鋪,街道上來來往往的都是士民客商就不說了。連原本空空蕩蕩的許昌外廓的地皮,現在全都讓袁老大加價給賣出去了!

 賣給誰了?

 當然是冀州、幽州、豫州、青州、徐州、兗州的黃老爺們了!

 這五個州,現在要麼全部,要麼大部分都是袁紹袁大將軍的地盤了。他地盤上的黃老爺,怎麼都給自己或是家人在幕府謀個差事,然後在許昌買地置產,建一個府邸吧?要不然怎麼體現該黃老爺現在是袁大將軍的得力干將?

 哪怕袁大將軍並不怎麼重視某位黃老爺,該黃老爺也得在許昌支楞起一個場面。

 而管寧所在的平原管氏都在許昌外城買了塊地皮,起了一座“算樓”——顧名思義,就是算命之樓。如今已經是“仙氣復甦”的時代了,算命不僅是顯學,還成了一樁好買賣。

 平原管氏雖然是青州士族,在袁氏幕府之中只能算二等士或三等士,不能和冀州、豫州的士族相比,甚至還不如幽州士族。但架不住管氏世代以善於算命著稱,而袁紹的“御用仙人”管演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平日裡找他卜上一卦,問個兇吉或前程的士人可不在少數。

 而這算樓的主人,就是平原管氏的少主,管寧的堂弟管演。

 當管寧趕到許昌的時候,這座算樓剛剛落成開張。但大門之外,已經停了一排裝飾豪華的牛車,車旁還站著穿著體面的部曲奴客,一看就知道是找管演來卜卦的黃老爺們所有的。

 管寧是騎著遼東駿馬,帶著一隊高大魁梧的遼東騎士而來的,再加上他這一路上風吹日曬的,好端端一個風流倜儻的名士,現在看著都好像個幽州武士老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