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上蜀山,找劉璋!

 長安城,未央宮,滄池畔。

 “天家,你真的要巡幸益州?”

 尚書右丞,錄尚書事,譙侯曹昂,正亦步亦趨地走在天子劉協身後。眼觀鼻,鼻觀口,口問心,心中只有對大漢的忠誠——真是一副大漢忠臣的模樣,看也不看劉協身邊跟著伺候的采女宮人們一眼。

 劉大天子已經在長安當了幾個月的安樂天子了,和在雒陽當天子時,隨時有可能被曹操、袁紹這樣的大諸侯給兵臨城下不同,在長安當皇帝可安逸多了。長安位於關中,東面有函谷關,還有一個位於弘農郡華陰縣境內的潼關正在修建,東南有武關、藍田穀,那也是萬夫莫開的險要。往南有秦嶺之嫌,還有大散關、陳倉這樣的險要,西邊還蕭關守著長安的後門。至於長安的北面、東北面,則有黃河天山和千溝萬壑的陝北。

 而長安周圍,被關山大河包裹著的,則是“天府之國”第一號,擁有大片黑土地的關中平原。

 劉協上回來關中的時候,這裡還是一片荒蕪。不過這回他再來的時候,已經有十五萬戶以上的涼州武卒、三輔難民和來自江淮、豫州的難民,在長安周圍的平原上分到了土地,建立了數以千計的田莊村落。

 如果站在長安城頭眺望,就能看到豐收在即的田野、炊煙裊裊的聚落,以及成群的牛羊馬匹——不過十五萬戶,不到百萬的居民可填不滿整個關中平原,所以在渭河北岸,還有足夠的空間可以用來建設牧場。劉協的“赤兔馬產業化基地”,現在算是找到好地方了!

 而在劉協的親自領導下,“赤兔馬產業項目”的進度又很快!第一代“小赤兔”眼看就要滿三週歲了,就快進入可以繁殖交配的年紀了。

 前一陣子,劉協就親自從這一代“小赤兔”當中選了五十匹“小公種”和萬百匹身體健壯的小母馬,給它們編了“馬譜”,登記在冊,進行重點管理。

 而剩下的“小公馬”則一律閹割了當馬公公再也不用跟在母馬後面當“舔馬”了。

 而它們將會被培養成戰馬、挽馬,成為“赤兔馬產業化”的第一批不成熟的產品——戰馬的育種就是這麼一個費時費力的工程,必須一代一代對戰馬的某些優質基因進行“提純”,具體的方法就是讓馬兒們近親繁殖,然後再從它們繁殖出來的後代之中精選出良種。

 經過幾代馬的不斷優選,最後才能根據需要培育出真正優質的戰馬和挽馬!

 而真正優質的戰馬、挽馬,可不是什麼百裡挑一、十里挑一的,而是“良馬率”能達到百分之五十以上,甚至可以高達百分之八九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