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若遺 作品

第3章 稚子啼喚親人醒

在大女兒何文的記憶裡,父母親最初的相處並不似如今這般雞飛狗跳,即便談不上相敬如賓琴瑟和鳴,卻也可以用夫唱婦隨和和美美來形容。而自從父親把礦窩子賣給劉國富,家裡的經濟就每況愈下。隨著家境的急劇敗落,爸媽之間的關係變得越來越緊張。無休止的爭吵和埋怨,給她的童年生活刻上了沉重的陰影。直到有一天,隨著妹妹“哇”的一聲呱呱墜地,父母之間的“戰鬥”才戛然而止。

從爭吵中消停出來的許嬌蘭卻並不輕鬆,鬱悶了一年多,如今更鬱悶了。農村裡妻憑夫嬌、母憑子貴。這些年來她跟著何勝軍歷經富貴得意,嚐遍世態炎涼,本身心裡就酸楚又窩火。好容易熬來了孩子的降生,沒想到卻是個女孩,這讓她連最後一次長臉的機會也失去了。家裡已經有了一女一兒,再有這麼一個閨女,除了多一張嘴吃飯,還能有什麼用?

何勝軍抱著女兒安靜了一天,這算是他給妻子的一個安慰。雖然之後還是繼續著他的浪蕩日子,卻再也不和妻子爭吵。每每許嬌蘭對他怨懟憤然時,他也只當沒事一樣,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用沉默表達自己的示弱和包容。

婆婆和許嬌蘭的關係本來就很微妙,如今幫兒媳婦接生完孩子後,便只是每頓飯做好後送過來,象徵性地抱抱孫女,坐不了一會兒便匆忙離開。三天後許嬌蘭開始下炕活動,婆婆便也沒有管過她的飯菜。畢竟她還有另外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已經陸陸續續抱了好幾個孫子孫女,多這一個不多,少這一個不少。

大女兒何文此時已經是小學一年級,幼小的她跟著父母經歷了人生的跌宕起伏,嚐盡世態炎涼,小小年紀便有了令人心疼的成熟、沉默和冷傲。每日裡冷眼看著母親以淚洗面,失望和怨恨在何文的心底牢牢紮根。這些負面情緒自童年時便一直陪伴著她,以至於幾十年後何文成家立業,心緒也時常受其干擾。她恨透那個被父親叫做表叔的人,恨他們全家,甚至連全村的人她都不想見到。她怨憤這些整日在背後指手畫腳、拿他們做飯後消遣的村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