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若遺 作品

第三十二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

 洋洋灑灑好幾頁,字字悲切,何文把自己小時候經歷的家庭變故全盤告訴了何朵。

 何朵比姐姐小七歲,並未經歷過何家曾經是全大隊首富的“光輝”歲月。姐姐小時候被眾人捧在手心裡的恩寵榮耀,對她來說幾乎無法想象。打從何朵在孃胎裡起,家中的經濟就十分窘迫,直到如今都未曾改變。可通過姐姐的一番痛訴,何朵才知原來自家在很多年前竟是遠近聞名的有錢人家,原來爸媽以前也是舉案齊眉夫唱婦隨的恩愛夫妻,原來家裡所有的落魄和悲慘,都是那個萬惡的劉國富一手造成。

 難怪姐姐那麼恨他;難怪好多年前他們還在老屋住的時候,劉國富大半夜過來扯自家窗簾,歇斯底里咒罵父母。

 如果一個人從未富有過,他興許不會對當下的貧苦過於介懷,就像何朵自己。即便對未來生活充滿憧憬,卻也從未怨天尤人。可如果曾經是眾人追捧的人上人,一夜之間卻山崩廈傾,那種被人嘲諷、打壓、加倍譏諷的落差,誰能受得了!何況這些人都是曾經舔著臉追隨在自己身邊的人。

 爸爸雖然脾氣暴躁,卻是個心地善良的老實人,頭腦更是簡單。何朵無法想象十幾年前那樣的變故突降之時,頂著全家生活壓力的父親是如何熬過來的。她更無法想象彼時只有六七歲的姐姐,弱小的內心如何架得住巨大的生活反差和精神折磨。

 “劉國富,劉月生,我記住你們了!”何朵恨的牙癢癢。幾年前劉國富因為暴飲暴食喝酒過度,導致腦中風偏癱時,何朵還一度心生憐憫。如今看來,也算是惡人自有蒼天報。

 可是劉家的經濟情況卻並沒因為劉國富的癱瘓而崩塌,反倒是生意越做越紅火。早在劉國富癱瘓之前,他家的大部分的生意就已經交給了小兒子劉月生打理。這個劉月生天生一股子蠻力,人又精明,不僅把煤礦生意打點得風風火火,還擴大了業務規模。除了手裡的三家煤窯外,還開始修建鍊鐵廠,甚至還混上了黨員。

 相比之下,爸媽的境況就越發落魄了。

 此時此刻,她恨不得立刻飛到爸媽身邊,緊緊擁抱住他們,撫慰他們身心上多年來的傷痕。

 可是相比之下,學習要顯得更加重要。既然爸媽不能改變當下的命運,那就由自己幫他們改變。唯一的通道就是努力讀書,考上大學,這樣才有機會親手創造自己的未來,給爸媽創造最好的生活。

 “天賜,姐姐就是這麼走過來的。她當時才六七歲都熬過來了,你一定也可以的!”

 “天賜,你一定要堅強,我們一起努力!天涯海角,有緣終會有再見的時候。希望到那個時候,我們都是更自信更優秀的人!”

 “天賜,還記得我們曾經讀過的詩嗎?天若有情天亦老,月若無恨月常圓。自古以來,悲歡離合就是人生常態。我們都是滄海一粟,無需自怨自艾,也無需妄自菲薄。我們終會長大,就讓我們一起,不負歲月的苦心磨礪吧!”

 堅定信念後,何朵再次調回到發條緊繃的學習狀態。

 學生們升入初中後,家長不再每週額外送糧食補給,而是一次性給食堂交夠麵粉,用來置換糧票,或者乾脆花錢買糧票留給孩子。學生們前三天和小學時一樣,吃的依然是從家裡背來的饅頭和菜,後兩天吃的則是學校食堂的飯菜。

 食堂飯菜統一由糧票兌換。何勝軍在女兒開學的第一天就從家裡扛了一袋麵粉,換成五十張糧票,碼得整整齊齊交給了女兒。正常情況下,一張糧票可以換一碗臊子面,或者兩個饅頭加一盤小菜,一頓飯便是一張糧票的用量,飯量大的同學則可能消耗的多一些。

 相比從家裡背來的饅頭,熱乎乎的臊子面顯然要高檔溫暖的多。雖然食堂的麵條實在做的無法恭維,卻依然不影響孩子們對這一碗能量補給的熱切期盼。每次到了飯點,食堂的爐灶周圍都會擠滿黑壓壓的人群,所有人都半側著身子前擁後擠,聚精會神地盯著眼前的大鐵鍋。

 食堂出面的時間早晚不定,很多時候爐灶邊人都擠得密不透風了,大師傅才開始炒滷菜。學生們依然不捨得離開,因為一旦退出擁擠圈,下次再擠進去就不知道什麼時候了。雖然時間漫漫,仍會耐心地看著師傅炒菜、下面、挑面、澆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