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若遺 作品

第六十二章 假為真時真亦假

 等何朵從熱騰騰的被窩裡爬出來時,宿舍大部分人已經離開,還剩美陽、倩陽姐妹,以及剛準備出門的慧慧。依舊是破曉時分,依舊是睡意朦朧,不同的是何朵心中那醞釀了一整夜的求知慾和好勝心,督促著她積極邁向今天的課堂。

 一樣的教室,一樣的授課流程,不同的是臺上的授課人換了一波,而何朵的座位也從最後一排轉移到了第三排。到此時,她才清楚地從人群中認出所有同住的舍友們。和其他陌生的面孔相比,這些人要顯得更親切一些,只不過大家都目不斜視、端正肅穆地坐在塑料凳子上虔誠聽講。饒是如此,她也發現了幾個偷偷打瞌睡的人,這一度讓她忍俊不禁。

 今天的睏意明顯比第一天少了很多,雖然最後一個重頭戲的培訓員無論顏值還是氣質都比張城差了幾分,卻也頗具特色。通過介紹,何朵得知這些講師們也都基本來自不同學校的表演系或藝術系。

 雖然是一模一樣的課程,但不同的培訓師講出了不同的重點,何朵從中聽到了昨天打瞌睡時錯過的內容。大意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有大批下崗工人為了養家餬口不得不走上邪路,導致社會上出現大批的流氓和搶劫犯。而培訓員大聲朗讀打油詩的畫面尤其令她印象深刻:

 “下崗員工不用愁,

 拿起鐮刀和斧頭。

 犄角旮旯蹲一宿,

 該出手時就出手。”

 何朵正尋思著這詩說的未免有些誇張時,培訓員已經講到了無期無息貸款,也就是所謂的第一波扶持政策。

 “當時這政策一出,大部分人都是於己無關或嗤之以鼻的態度,紛紛都是‘怎麼可能’之類的質疑,只有那很少一批看明白的人大膽去貸了款。結果怎麼著?這群人成了第一批‘萬元戶’。

 “那些沒能佔到便宜得享紅利的人,真是悔的腸子都清了。可你有什麼辦法?機遇來了,能不能抓得住,靠的是智慧而不是眼睛。人們以為這事就這麼過去了,不成想沒過幾年,國家又推出了第二波機遇,那就是原始股。可是呢,大部分人依然沒有看明白背後的深意,又是極少數人成功把握了機會,跑去下海經商,賺的盆滿缽滿。

 “從此社會分層就變得越來越大,便有了‘先富帶動後富’的號召。這叫什麼?二八定律,財富永遠都掌握在那少數的百分之二十之人的手裡。那麼試問,如果是你,你要成為這百分之八十的人,還是百分之二十?同志們,朋友們,如果說前面兩次的機遇你沒有碰到,是因為你還沒長大,或者說你確實沒能發現。那麼今天這次,我赤裸裸地丟給你了,你要是再錯過,那我只能說‘命裡無時莫強求’了。”

 何朵對經商之類的概念並不是很清晰,對什麼貸款、原始股之類的字眼更是知之甚少。雖然培訓員講的頭頭是道,她的腦子卻又開始不聽使喚地開起了小差,沒多久便昏昏欲睡。

 朦朧中,有人輕輕捅了捅自己的腰,何朵一個激靈,扭頭一看,坐在後排的同宿舍飛機哥正樂呵呵地瞅著她。何朵訕笑著抿了抿嘴,打起精神繼續聽。

 由於中間落了一段,何朵沒能跟上節奏,只是聽到培訓員正講解著九十年代倒閉了一大批直銷公司,從中脫穎而出屹立不倒的,是迄今為止還存在著的幾家,如“然樂”“天天好”等。

 何朵還在回憶日常生活中聽到過的有關這幾家公司的訊息時,培訓員已經話鋒一轉:“任何新事物的誕生都有周期,一旦操之過急,必會橫生枝節。就比如在這新型營銷工具的漏洞裡鑽空子之人,為了達成目的不擇手段,綁架勒索、敲詐拐騙的案件比比皆是,搞出來人人聞之喪膽的‘傳銷’”。

 “多少年了,一批又一批為家餬口、光耀門楣走出家門的人,為了肩上的責任奔赴陌生的城市,卻被最親最信任的朋友親人騙到了傳銷窩點。賠錢的賠錢,賠人的賠人,更有無數人為此丟了性命!”

 培訓員越說越激憤,語氣中滿是難掩的悲愴,聽的何朵渾身起雞皮疙瘩,前兩排甚至有幾個人已經低眉垂首,黯然神傷。

 突然,培訓員話鋒一轉:“然而,所有新模式的誕生必將夾裹著重重迷影,正如機遇從來不會親自主動到你面前,告訴你‘我是機遇,你快抓住我’一樣。相反,機遇永遠都是最會偽裝的東西,越是大好的機會,它約會喬裝成人人敬而遠之的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