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若遺 作品

第一百六十一章 新居甫定風波埋

 

總計一百多萬的訂單,何朵收穫了七萬的提成。加上九個多月來省吃儉用存下的積蓄,給爸媽買房的錢總算有了。

 

老話說:“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放在何平身上還真應驗了。這次礦井事故,煤老闆一次性賠付了不到七萬的工傷撫卹金。扣除花掉的醫藥費,何平把剩餘的三萬還給了前妻的孃家人。多年來從老丈人那邊東拼西湊借的外債,自此正式兩清。然而和前妻的婚姻依然沒有復燃的跡象,身體略微好轉後,對方便再次趕赴外省的廠裡打工去了。何平則跟著三叔何勝華在寧水做起了拉建材的活計,說好聽點兒是拉建材,其實就是騎著三輪車蹲守在街頭巷尾,為一些個體戶老闆拉廢料或者傢俱。

 

要是以前,何平肯定會因為這種活沒面子而斷然拒絕。如今大難不死,加上常年負債累累,總算能看開一些,把面子暫時放下,踏踏實實幹起了活。從板材到玻璃石膏,從沙發到桌椅床板,各種苦活重活來者不拒。從把貨搬上車到送上門,一趟下來少則三四十塊,多的百來塊,起碼也是個來錢的路子。

 

一開始何平還不習慣,雖然幹起了這行,面子也不是立刻能全都放下去的,加上腦子不活絡,不懂得主動拉活和講價,工作開展的並不順利,主要靠三叔指派的一些零碎活過渡。好在這類活靠的全是耐力和體力,幾個月下來,何平也算慢慢摸到一些門道,收入從剛開始的一兩千都不到,逐漸漲到三千多,生意好的時候甚至還能接近五千。

 

對何平而言,十幾年了,再次通過自己的雙手賺到乾乾淨淨的辛苦錢,心裡委實舒暢。要知道上一次像這樣腳踏實地努力賺錢,還是十幾年前跟著父親在自家礦穴裡的時候。

 

十多年了,自己送過外賣,開過出租車和貨車,拉過煤,開過店,擺過攤,做過保安,什麼事沒幹過?卻幾乎沒有一件事情能超過三個月。大部分時間都像個混混一樣遊手好閒,靠著親友的施捨度日,每天早上醒來就要煩惱去哪裡伸手借錢。若非如此,妻子又怎會離開,父母又怎會年過花甲卻還要出賣苦力貼補自己?

 

風刀霜劍、毒日滾雨,開三輪車拉貨的日子很苦,何平卻乾的越來越起勁。

 

寧水雖然是個五線城市,人均工資很低,消費水平卻很高,這種現狀“得益”於過去幾十年來的煤礦生意。在禁煤令執行之前,寧水遍地都是大小不均的煤礦老闆。拋開那些中大型煤礦廠不說,連普通百姓家庭都是靠挖煤採礦營生。一家老小七八口子人,只要有一個小礦穴,男主人隔三岔五進去挖一挖,眼下的活計就能得到解決。

 

在此情況下,民間的貧富差距非常之大。沒錢人窮的叮噹響,只能四處去別人家的礦上或者煤窯上務工。有錢的土老闆則紙醉金迷,不可一世。寧水的物價便在這些土豪的推送之下一直穩居高位。百姓的消費場所被默契地分成兩個層級:有錢人逛的是商場、酒店、夜總會;沒錢人逛的是城郊集市、大排檔、路邊攤。雖然消費檔次完全不同,倒也該有的都有。人們在各自的領域裡前赴後繼地努力生活著,倒也相得益彰,互不打擾。

 

基於這樣的歷史原因,寧水的房價一直居高不下。雖說和江臨沒法比,但平均八九千平米的現狀依然把一大半老百姓拒之門外。何朵本來還志得意滿地打算給父母買一套新房,沒成想網上研究了幾個月,發現憑自己手裡的積蓄,竟沒有可以買的起的。除非選在經濟開發區等新城的區塊,那裡地廣人稀,房價比老城區低一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