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5:開局撕毀回城調令 作品

第815章 :新戰機存在的問題!

  事實上,剛才他說的那些都是心裡話,這幾年他們項目組過的是啥日子,沒有人比他更加的清楚了。

  說真的,要不是周揚突然出現的話,他們項目部是不是還會存在這還是一個未知數。

  至於原因嘛,也簡單!

  一方面固然是項目進展不順利,長達十年多年的研製,已經耗盡了不少領導的耐性。

  另一方面就是殲八戰機的尷尬定位,要知道殲八設計之初不過是作為一種過渡機型使用,幾乎所有人都沒有對它抱有太大的期望,除了遼瀋飛機廠的職工幹部們。

  13年前國防部第六研究院向上面提交了一份,關於設計新型高空高速截擊機的意見報告,報告裡面提到,空軍需要擁有一款綜合性能超過米格-21的新型戰機。

  對新戰機的要求是,最大飛行速度超過2.2馬赫,最大航程在2500公里左右,可以掛載空空導彈,並使用半主動雷達制導。

  很快,新型戰機正式立項,這就是殲-8。

  但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同期立項的還有一款戰機,名為殲-9。

  相比於殲-8,它的性能要求更高,是空軍內定的“未來之星”。

  而殲-8雖說是新型戰機,但當時大家對於它的期待值其實並不高,遠不如有著米格-21背書的殲-7,更比不上當時被寄予厚望,代表著共和國空軍未來的“殲-9”,不過是殲-9定型前的過度產物罷了。

  所以當殲-8設計出來之後,就會發現這款戰機實在是讓人有些失望。

  論顏值,它的長相平平,渾身上下,幾乎看不到一絲的曲線美感。

  尤其是那僵硬死板的機身,總給人一種極致的粗糙感,好像就是一臺裝上了翅膀的大號蒙皮發動機。

  論性能,殲-8只能說是差強人意,有著諸如加速提不起來、雷達不給力、操控落後以及載彈量較小等諸多弱點。

  與國外同期的先進戰鬥機相比,他的的綜合作戰性能存在明顯的差距。

  總而言之,在這款戰機上看不到任何的“過人之處”。

  但就在古振華等人迷茫之際,周揚出現了。

  他帶著先進的脈衝多普勒雷達出現了,不但一舉解決了殲八戰機雷達落後的問題,周揚本人還是一個飛機設計的天才,他提出的殲八戰機的改進方案使得整個遼瀋飛機廠驚為天人。

  經過幾個月的修改,他們終於搞出了殲八改進型號的戰鬥機。

  如果說之前的殲八項目團隊對於未來是迷茫的話,那麼周揚就是那道劃破黑暗的光,也是古振華等人心中的光...

  ..........

  ps:第三章送到!求一下催更,求一下免費的小禮物,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