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海波 作品

第117卷迎向外星人的紅魔飛彈3154

 質子飛彈在爆炸前,都是有型有款,很苗條的。

 有質子飛彈從攔截彈幕外圍,殘骸間隙較大的空域輕鬆飛過。

 有的質子飛彈受自身飛行軌道的限制,只能從殘骸密集的空域飛過,那就得扭來扭去,上下翻飛的,瞅著空飛了。

 一枚枚粗細不等的質子飛彈,穿行在嵐緹人攔截彈幕的殘骸空域裡。

 沒有任何一個質子飛彈減速慢飛。那不是飛彈的風格。

 飛彈就是要快。

 沒空等殘骸散逸。

 鑽空子是很費算力的。

 一個來不及,撞上殘骸,質子飛彈就碎了。再結實的彈體也經不住如此高速的撞擊。設定了起爆條件的質子飛彈,在與攔截飛彈殘骸的相撞中,破碎開,但沒有發生殉爆。它只是解體了,失去了計算能力,不再有奔向目標的能力。沒到預設的攻擊目標跟前,本彈拒絕爆炸。

 質子飛彈的蛋殼破碎,內部的電能引擎破碎,智能核心破碎,爆炸引信彈飛了,與爆炸裝藥分離,爆炸裝藥也破碎了,這種不正確的打開方式下,裝藥沒能爆炸,完全散開了,彈體系統瓦解,被徹底摧毀了。

 忽然,彈飛出去的爆炸引信炸了。那一點小焰火,真是不值一提。

 尤其是一顆質子飛彈殉爆後,一團巨大的光焰吞沒了周圍的一切。

 即使是設定了引爆參數的質子飛彈,沒到目標跟前,也是能炸的。撞擊的正好,炸一個也無妨。

 還有的質子飛彈被設定了觸炸。那就更簡單,壓力感應的傳導,快到一觸即炸。

 質子飛彈的攻擊設定,全憑飛行機師的喜好。戰鬥的個性,由此可見一斑。

 質子飛彈的爆炸威力遠勝嵐緹人的攔截飛彈。單是從那炫目的強光,更大的焰球上就看得出來。這是憑肉眼就能識別的差距。

 爆炸的焰球是盪漾的,並帶有矢量,球形並不規則。虛空中沒有傳導介質,聽不到聲音,但電磁脈衝卻是一點不少,掃蕩虛空。

 質子飛彈遭遇攔截,發生殉爆帶來的空間環境改變,對突襲中仍完好的質子飛彈,是有利有弊。

 殉爆炸出了空洞,炸出了一個相對乾淨的通行空間。後續跟進的質子飛彈,一下就從中,飛了過去。

 殉爆的衝擊波也加速了周圍的攔截彈幕殘骸,這種突然的改變,讓正從附近通過的質子飛彈,計算不贏,避讓不及,一下就被打掉了。

 算不算友彈傷害?

 在監督條例裡無此條目。爆炸干涉是對此種狀況的技術描述。實戰中常見,樣式更繁多。

 闖過攔截彈幕的質子飛彈,仍然是數量龐大。

 聯合艦隊發起了二次彈幕攔截。重型母艦的艦載機,以及部署在小行星基地的戰機,也開始接到前出的命令。與外星人紅魔艦隊的交鋒,已是避無可避。

 一架架戰機從重型母艦飛出。

 小行星基地,也有一架架戰機起飛。

 一個個機群,在寬廣的正面擺開,尾隨在二次彈幕之後,迎向外星人的紅魔飛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