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雪照曦言 作品

第四百三十二章 伴君如伴虎


  “殿下,聖上曾經說過這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是天下百姓的天下,殿下當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當年初祖開創大業,自身功績當然不必多說,但也離不開天下百姓的擁戴。

  “誰能讓天下安定,讓百姓安樂,天下百姓就擁戴誰,若是有人想破壞這份安定,這份安樂,第一個不答應的便是這天下千千萬萬普普通通的百姓。

  “所以不管是聖上也好,還是殿下也罷,在定這天下大計之前理當首先想到能夠帶給天下百姓什麼?若是隻有戰亂、饑荒,那麼無論是哪個王朝都註定不會長久。

  “我知道聖上與太子殿下皆非尋常之人,都有著平定天下、一統九州的雄心壯志,都想為子孫後代打下一片遼闊富足的疆土,可在此之前首先應該想到的還是百姓。”

  蕭玉明似乎是聽懂了邵曦的話中之意,深以為意地點了點頭,認真地思考著之前邵曦對自己的提醒。

  的確如邵曦所言,雖然如今這天下都說是他蕭家的天下,可若是沒有這天下的百姓,他蕭家所謂的天下又何以為天下?這龐大的景元帝國他蕭家又能占上幾分?

  若是以為自己身為天下之主,便可為了實現個人的抱負而不顧天下百姓的死活,那麼這個景元王朝的帝王,這個天下之主,蕭家又能夠做多久呢?

  若真的因為一時之念而造成天下大亂,造成景元帝國兵禍四起,對於百姓而言,這樣的皇帝就是一個不合格的君主。

  身為帝王心懷壯志並不是什麼錯,但實現這個志向所用的手段卻必須要有所權衡。

  若是能在不損害百姓利益的前提下達成夙願,那才是真正的賢君明主,否則便是一個窮兵黷武、昏庸無道的不義之君。

  其實邵曦說出的這些道理並不算深奧,也都是蕭玉明老早就明白的,只不過當有人替自己權衡利弊,真正將其中的利害關係擺在面前時,才讓蕭玉明感受到自己如今身處的這個地位所要做出的每一個決定都要慎之又慎。

  因為這不僅僅是關乎自身,而是與千千萬萬人的身家性命息息相關,自己的一個錯誤決定可能就會讓千萬人家破人亡,妻離子散,這不該是一個手握天下之人想要看到的。

  百姓們的身家性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同樣皇家的命運也掌握在那些平日裡看起來毫不起眼的百姓手中。

  君主與百姓其實從某種程度上是一種利益綁定的關係,君主制定政策,帶領百姓有規劃地將國家建設好,從而使自己與百姓共同獲利。m..m

  雖然看似君主得到的利益要遠高於百姓,但實則君主所要承擔的責任也是更大的。

  一個能夠合理地平衡國家與百姓利益的君主才是被百姓愛戴的君主,若是隻考慮國家層面的利益而忽略了百姓的利益,那麼就算君主做出的決定於國家有利,一樣是得不到百姓擁護的。

  身為帝王應該明白民為國之根本,百姓才是這天下真正的主人,皇家只是百姓的引領者與管理者,所有方針政策的制定必須要同時兼顧國家與百姓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