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山人 作品

第122章 關羽的反思(1)

 關羽能說出這樣的話實屬難得,當初桃園三結義就是因為奮鬥目標相同,也可以說是志同道合吧,在經過艱苦卓絕的奮鬥,初步在劉表所轄荊州落腳,沒想到因為劉備重情,不肯領荊州牧,曹操來襲,趙雲救孤,逃至江夏,聯吳赤壁大戰,終有荊州根基,至此之後,關羽扼守荊州,終於成就蜀漢大業。

 細思關羽一生,正如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所以做人奮鬥在先,享受在後,人生不奮鬥,改換不了命運,大哥劉備本是打草鞋的,我關羽本身是販賣糧食的,三弟張飛本是賣豬肉的。不靠奮鬥改變命運終究只是街頭販子,怎可能有日後輝煌事業,所以人生沒有嗟來之食,只有自己靠自己來改善命運。當事業有成的時候,就需要謙虛禮讓,就需要救窮濟困。但是人的貪念往往一發不可收拾,好了還想好,想起自己打天下的苦難,就想在輝煌的時候更加逍遙快活,於是常常做出違背天理,違背道德的舉動,慢慢走向不歸路。所以輝煌的時候要留有餘地,困惑的時候不能失去信心,這樣才能善始善終。

 要是英雄受困做些違法勾當,是不是也是走向不歸路。

 羅波聽到關於自我反省說道:“可是你的事蹟天下代代相傳,忠義不是人生最大的美德嗎,雖然死的可憐些,但是更增加了人們對你的懷念,對東吳的記恨。”

 關羽說:“我的事讓後人評說吧,倒是兄弟你的事蹟感染著我,你母親究竟怎樣才被打入地府不得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