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山人 作品

第199章 蠶繭(1)

 歐陽凱藺深切感受到嫂子對自己的關愛。作為回報,自己學習時間再緊張,他也堅持每天挑水。總能減少點家人們得辛勞。

 十幾天後蠶兒全部結繭了,這可是需要經驗才能準確判斷蠶繭的出繭時間,必須恰到好處,才能提高蠶繭的價值。蠶兒做繭的時候還是五齡蠶兒,上簇後還需要約7天時間蠶兒才會化蛹,必須剛剛完成化蛹,就摘下蠶繭出售,才能保證產量,晚半天採摘蠶繭,蠶繭就會失水,失水的蠶繭意味產量下降,這麼辛苦,不算計不行。

 你不算計供銷社收蠶繭的師傅也不會放過你,他們也不是省油的燈,看到賣蠶繭的農民揹著蠶繭來了(必須保證蠶繭不變形,所以用揹簍背運),收蠶繭的技術員抓起一把蠶繭,然後一個蠶繭一個蠶繭的用剪刀剪開繭殼,看看蠶繭裡面是蠶蛹還是蠶兒,要是蠶兒還沒有孵化為蠶蛹,稱為下繭,收購的蠶繭重量減半,明眼人都知道太坑了,但是標準掌握在人家手中,你不賣人家還不收。所以,翟小風絕不可能讓這樣的事發生。翟小風和魯佳慈一起開心的從簇上取下蠶繭,運到供銷社收購站,檢驗全部合格,技術員給出了最高收購價,80多斤蠶繭,賺了1100餘元。自己最辛苦的時間約半個月,想想還是很值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