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辰安鍾離若水 作品

第五百一十五章 可喜之事

  在這場會議上,他將李辰安離開京都之前給他的建議,以李辰安的名義說了出來。

  年承鳳原本對這一吏治大變革極為擔心,因為朝中要被革除的那些多餘的衙門,裡面的諸多官員和朝中的大臣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這是之前官員舉薦制帶來的後遺症。

  舉薦嘛,人總是會有私心的。

  再說那些衙門也都並不重要,並不需要多麼高深的學識,也不需要多麼豐富的理政經驗。

  去那些衙門裡當個閒差領點皇糧這似乎無傷大雅。

  但偏偏就是這些多餘的衙門裡,有著為數眾多的吃閒糧者。

  他們的供養,也來自百姓的稅賦!

  李辰安說要推行工商業,首先要解決寧國這繁冗的機構問題。

  那就是要得罪一大批的大臣,這些大臣裡有許多還都是春甫先生曾經留下來的人。

  溫煮雨一直等到今天。

  他掌握了一個最好的時機。

  “我知道這或許會對某些人有切膚之痛。”

  “你們中的許多人,都是曾經春甫先生的門生故舊,也是攝政王將你們請回朝中來共謀一個繁華盛世。”

  “攝政王很年輕!”

  “他有魄力!有足夠的能力帶領寧國走向富強。”

  “他希望大家能與他一條心,為了寧國的百姓,該舍的當舍,該斷的當斷……莫要等他回來之後……那樣大家的臉面都不太好看!”

  就在溫煮雨的這番威逼利誘之下,這件原本會很棘手的事,竟然就這麼被大臣們默默接受。

  下了朝,回到了靜閒居。

  年承鳳才憂心忡忡的向溫煮雨問了一句:

  “若是他真接回來了皇長子……這一切的努力,會不會白費?”

  溫煮雨沉吟三息,長長一嘆:

  “哎……有時候,我真希望沒有那什麼皇長子!”

  年承鳳默默地看著溫煮雨,又問了一句:“吳國那位太子,就這麼不理會?”

  “再拖拖,等兵部將煙花多送一些到無涯關。”

  就在這時,一門房匆匆走了進來:“老爺,外面有客人求見……說是老爺的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