蠢萌帝妃,陛下獨寵 作品

第427章 不見了

  皇帝這麼說,阿朝還是蠻高興的,親了親他的唇角,抱著他笑道:“那妾和陛下以後就一直這麼互相管著。”

  要和皇帝互相管著,多放肆的話,但這時候,倒更像是甜言蜜語。

  皇帝輕輕抵著她的額頭,微闔著眼,也緩緩笑道:“好啊,以後啊......咱們就互相管著。”

  ......

  翌日,阿朝就收到了隴西侯夫人的回信。

  隨信而來的有三千兩銀票,還有一句不必告訴母親。

  阿朝:“......。”

  毫無疑問,蘇妙以為自家的“散財童女”是在宮中銀錢短缺了,說是這三千兩叫她先用著。

  顯然,這是隴西侯夫人自己的體己。

  國公府裡,尤其是嫡出的孩子,自小是不缺銀錢的,但也要看怎麼花,像蘇世清那般,還是不夠的,世家的姑娘,又不得不維持體面,所以除了月例銀子外,主要還得靠生母的補貼。

  陳家夫人雖然嫁妝不少,但早些年,和蘇世子夫妻不睦,後來身子不好,更沒什麼心思和精力打理,孃家人又都遠在北疆,虧損了不少。

  蘇世子又是個清高的,不願意落一個沾染妻子嫁妝的名聲,索性聽之任之。

  後來續絃娶了趙氏,本就不怎麼喜歡,當然也不會一進門,就託付管家之權,給她做臉。

  還是蘇世通出生後,瞧著趙氏待原配留下來的兒女極為真心,才漸漸放了管家之權,至於原配留下的嫁妝產業,是陳家自己託付給趙夫人的。

  在教養兒女方面,趙夫人無可指摘,裡裡外外,都看得分明,陳家當然也不例外。

  當然,也有對比的緣故。

  瞧瞧蘇世清和蘇妙在蘇世子手底下過的日子,再對比在繼母膝下的模樣,從性情到衣食住行,都有天壤之別。

  不過就是些田地鋪子,女兒沒了,留下外孫和外孫女,一點田地鋪子又算得上什麼。

  就算趙氏之後還會再有孩子,有私心,只要待蘇妙和蘇世清不刻薄,陳老夫人和陳老將軍就心滿意足了。

  但叫人意外的是,趙夫人即便是接了原配夫人的產業,也沒藏私,自蘇妙記事起,就將她抱在懷裡,手把手地耐心教導她該如何打理,每個莊子,每個鋪子,每年的進項有多少。